墨池記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臨池學書」意謂(A)用力少而荒廢多(B)不必老師指導,自己學習(C)喻其用 力之勤也(D)喻其書法之精進也。

2‧「徜徉肆恣」意謂(A)自由自在往來,盡情之漫遊(B)滌盡世俗塵慮(D)為所欲為,不受法令限制。

3‧「精力自致」意謂(A)天生如此(B)經由老師的教導而成(C)刻苦學習的精神得 來(D)遍遊山川養氣而獲得。

4‧「仁人莊士」意謂(A)氣量寬宏、積極奮發的人(B)品德高尚、仁厚端莊的正人君 子(C)道貌岸然、中規中矩的儒者(D)悲天憫人、己飢己溺的志士仁人。

5‧「被於來世」意謂(A)影響於後世(B)為後世人所詬病(C)留名青史之上(D) 為後代人所取代。

6‧「隱然而高」之「隱然」意謂(A)隱密(B)高起(C)起伏(D)隱居。

7‧「窪然」意謂(A)隆起(B)堆積(C)減少(D)凹陷。

8‧「雖一能不以廢」之「一能」(A)小小(B)微弱(C)一技之長(D)一己之私。

9‧「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之「不章」(A)沒有成就(B)不能有用於世(C)無法 教導學生(D)不為人所知。

10‧「而使後人尚之如此」之「尚」字,正確的解釋是(A)批評(B)推重(C)學習  (D)影響。

11‧墨池記一文(A)全文記敘墨池的景觀(B)主要稱贊王羲之的書法天成(C)作者 肯定撫州墨池是王羲之臨池處(D)全文圍繞﹁學﹂字著筆。以上何者敘述正確

12‧「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意謂(A)學習要得其要領(B)言其用功之深(C)其人 專心致志,心無旁騖(D)擇師從友之必要。

13‧「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意謂(A)必須了解學習的內容(B)必 須選擇好的學習環境(D)必須勤奮學習。

14‧「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意謂(A)學習能夠得其要領(B)老師教學之認真(C) 言其用功之深也(D)言其專心一致,心無旁騖。

15‧「極東方,出滄海。」意謂(A)身負重任,出使在外(B)遍訪名師,奔波勞碌(C) 勤於公事,訪察民隱(D)遍遊山水,泛舟海上。

16「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意謂(A)天資穎異,學習較快(B)以刻苦的精 神,努力得來的成果(C)精誠感人,人以其技教之(D)經過長時間的培養,並非一天 就能寫好。

17‧「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可以少哉!」意謂(A)必須勤於學習(B)必須了解學 習的方法(C)必須從師學習(D)必須選擇好的學習環境。

18‧「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意謂(A)難道是因為喜愛別人的長處,即使只是 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B)難道是喜愛善人,雖然只有一人也不肯荒廢向他學習(C)難道是喜愛助人行善,雖然只是日行一善也要去做 D‧難道喜愛他人的善言,雖然無法  做到也要虛心接受。

19‧「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意謂(A)只是一句話卻受到如此的重視(B) 只是微不足道的才能,卻使後人視為奇才(C)一技之長竟使後人推崇到如此地步(D) 一種技能,後人卻無法超越他。

20‧「有地隱然而高。」意謂(A)有塊可供隱居的高地(B)有塊高尚優雅的地方(C) 有塊突起的高地(D)有塊供人遊賞的高地。

21‧「豈其徜徉放恣,而又嘗自休於此邪?」意謂(A)難道是他為所欲為,最後畢命於 此嗎(B)難道是他勤學苦讀,最後任官於此(C)難道是他隱居山林,曾經棲息於此(D) 難道是他自在地往來漫遊,又曾在這裏休息?

22‧「其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意謂(A)他想要推展他的教法來勉勵後學(B)他想 要推究遺蹟的精神來勉勵後學(C)他想要了解始末來勉勵後學(D)他想要擴大規模來 激勵後學。

23‧「王羲之之不可強以仕。」意謂王羲之(A)不願被人強逼出來做官(B)不願受到 做官的束縛(C)不願在年輕的時候為官(D)不願因為做官而影響書法的練習。

24‧「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意謂(A)上天 並未使他成功(B)書法足以留傳千古(C)各有千秋,並非人人相同(D)深造始能有 得。

25‧「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意謂(A)有一口隆起呈長方形的池溏(B)有一口低窪呈 長方形的池塘(C)有一口廣大呈長方形的池塘(D)有一口狹窄呈長方形的池塘。

26‧曾鞏之字為(A)子厚(B)子固(C)子桓(D)子建。

27‧墨池記全文圍繞何字(A)墨(B)池(C)能(D)學。

28‧曾鞏文章特色為(A)造語平易(B)情韻 邈(C)筆法精警(D)清峭謹嚴。

29‧曾鞏風格與何者相近(A)歐陽修(B)韓愈(C)柳宗元(D)司馬遷。

30‧下列何者非曾鞏之文學特質(A)波瀾起伏(B)跌宕多姿(C)結構謹嚴(D)豪 邁雄渾。 

乙‧多重選擇題

1‧曾鞏(A)字子固,學者稱為元豐先生,著有南豐類稿(B)宋仁宗嘉祐二年和蘇軾同 登進士第(C)任職史館時,曾校勘國策、說苑、新序等典籍(D)為文原本六經,筆法 精警,長於敘述,風格與歐陽修相近,故並稱「歐曾」(E)所作墨池記一文是形式特殊 之議論文。

2‧選對(A)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祖;漢書是斷代史之祖(B)張芝,時人稱之「草聖 」,有「臨池學書」美談(C)王獻之草隸冠絕古今,有「書聖」美稱(D)連橫盡力保(E)存臺灣文獻,著臺灣通史,發揚民族精神 E‧尚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散文,最早  的史書。

3‧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極東方」之「極」,遍遊(B)「出滄海」之「出」, 泛舟(C)「自休於此」之「休」,死也(D)「以精力自致」之「致」,得也(E)「 今為州學舍」之「為」,任。

4‧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而使後人尚之如此」之「尚」,超越(B)「被於來世 者」之「被」,影響(C)「雖一能不以廢」之「以」,由於(D)「不可強以仕」之「 強」,強逼(E)「豈信然邪」之「信」,真也。

5‧下列成語解釋,可者為正確(A)臨池學書:喻其用功之勤也(B)徜徉肆恣:徘徊流 連,盡情的漫遊(C)精力自致:刻苦自勵,不眠不休(D)仁人莊士:品德高尚、仁厚 端莊之正人君子(E)隱然而高:隱居而且人格高尚。

6‧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A)被於來世:為世人所唾棄(B)托物言志:借事物以 說明心志(C)即事生情:為眼前景物所觸發,而產生思想情感(D)遺風餘思:經傳典 籍(E)不廢一能:只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

7‧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窪然」,高起貌(B)「隱然」,凹陷貌(C)「徜徉」,徘 徊流連(D)「肆恣」,盡情漫遊(E)「名山秀水」,形容優美的風景。

8‧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不章」,文章寫得不好(B)「一能」,一技之長(C) 「深造」,很深的造詣(D)「羲之之書,晚乃善」意指羲之之書法,愈來愈多(E) 「於楹間以揭之」之「楹」,實也。

9‧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推其事以勉學者」意謂推究他勤學苦練之精神,以勉勵 後學(B)「不可強以仕」意謂無法任官(C)「極東方」意謂遍遊東方諸郡之名山秀水 (D)「出滄海」意謂泛舟東海(E)「後世未有能及之者」意指書法才分不如王羲之。

10‧墨池記(A)「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意謂用力之勤也(B)「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 天成也」意謂成就並非從天而降,一切盡其在我(C)「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 如此」意謂張芝因其書法,頗受後人推崇(D)「況仁人志士之遺風餘風餘思,被於來世 者如何哉」意謂正人君子之風範,未能影響於世(E)「羲之之書,晚乃善」意謂有學乃 有成。

11‧下列五句並有「之」字,請選出「之」字意義相同之文句(A)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B)王羲之「之」不可強以仕(C)羲之「之」書,晚乃善(D)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E)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如何哉。

12‧下列五句並有「以」字,請選出「以」字意義相同之文句(A)「以」臨於溪,曰新城(B)「以」薪為蓐,以膽為糧(C)「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辛丑迕(D)無「以」, 則王乎(E)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

13‧下列五句並有「乃」字,請選出「乃」字意義相同之文句(A)羲之之書,晚「乃」善(B)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C)「乃」兄已誤人國家(D)仁人志士之贊 襄,「乃」得推覆專制(E)「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14‧詞語異同(A)「被於來世」與「枯木逢春」均指影響後世(B)「徜徉肆恣」與「謙 沖自牧」均喻謙虛(C)「隱然而高」與「嶔崟崢嶸」均指地勢高起(D)「仁人莊士」 與「居仁由義」均指正人君子(E)「托物言志」與「寓情於景」均指心志寄於景物之中 。

15‧詞語異同(A)「娛意山水」與「優游林泉」均指投身自然(B)「波瀾起伏」與「抑 揚頓挫」均指轉折變化(C)「寓意深長」與「餘韻無窮」均指言有不盡之意(D)「臨池學書」與「焚膏繼晷」均指用功之勤也(E)「不廢一能」與「精力自致」均指努力而 有所成。

16‧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勤於練習苦讀」之意(A)目無全牛(B)染翰操觚 (C)焚膏繼晷(D)臨池學書(E)引錐刺股。

17‧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無拘無束或徘徊流連」之意(A)一暴十寒(B)自由自在(C)悠哉遊哉(D)徜徉肆恣(E)日醉飾服。

18‧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高起或高峻」之意(A)山棲谷隱(B)高臥松雲(C) 隱然而高(D)嶔崟崢嶸(E)陡峭崚嶒。

19‧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一葉知秋」與「見微知著」(B)「作育英才」與「樹木 樹人」(C)「掩耳盜鈴」與「自欺欺人」(D)「不廢一能」與「成人之惡」(E)「 仁人莊士」與「斗筲之人」。

20‧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精力自致」與「怠惰荒忽」(B)「臨渴掘井」與「未雨 綢繆」(C)「娛意山水」與「心纏幾務」(D)「名山秀水」與「山陬海澨」(E)「無所適從」與「進退兩難」。 21‧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A)沿木求魚(B)教袁升木(C)娛意山水(D)即事生情(E)隱然而高。

22‧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A)臨書學池(B)精力自致(C)名山秀水(D)意深筆長(E)波瀾啟伏。

23‧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惝徉是恣(B)仁人莊士(C)深到有得(D)餘風遺思(E)首尾呼應。

24‧詞語異同(A)「隱然」與「岈然」均指高起(B)「徜徉」與「盤桓」均指徘徊流連(C)「涉筆」與「操觚」均指動筆寫作(D)「躓踣」與「竟成」均指成功(E)「險 巇」與「傾覆」均指敗亡。

25‧詞語異同(A)「深造」與「造詣」均指境界(B)「不章」與「不達」均指不明事理 (C)「潸然」與「忻然」均指喜悅貌(D)「溺職」與「勝任」均指負責盡職(E)「 游疑」與「猶豫」均指猶疑不定。

26‧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深入的研究」(A)鑽研(B)窮究(C)染指(D)  潤色 E‧深造。

27‧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遨遊」之意(A)澹泊(B)烏哺(C)肆恣(D)盤 桓(E)佚遊。

28‧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埋沒不為人所知」(A)堙沒(B)不章(C)泯滅(D)   炎涼(E)徇名。

29‧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狼籍」與「儼然」(B)「短長」與「是非」(C)「來 世」與「先世」(D)「一能」與「一技」(E)「砥柱」與「固執」。

30‧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遺風」與「遺蹟」(B)「陶然」與「悄悄」(C)「孳 孳」與「不息」(D)「娛意」與「愁蹙」(E)「磅礡」與「廣大」。

31‧曾鞏(A)南宋人,屬唐宋八大之一(B)字子固(C)行文長於議論,為世人所稱 道(D)曾經整理校勘戰國策、楚辭等書(E)歐陽修見其文而奇之。

32‧曾鞏(A)為文氣勢縱橫,波瀾起伏(B)筆法精警,結構謹嚴(C)文章風格與歐 陽修相近,古來並稱歐、曾(D)詩與蘇軾齊名,號為蘇曾(E)協助蘇洵校整書籍,成 太常因革禮一書。

33‧曾鞏、歐陽修比較(A)曾字子固,歐字永叔(B)歐為師,曾為生(C)歐文造語 平易而情韻 邈,曾文氣勢縱橫,筆法精警(D)歐氏詩詞清新婉約,曾氏詩詞清峻謹嚴  (E)歐為范仲淹所拔擢,曾為歐陽修所拔擢。

34‧唐宋古文家(A)唐初文章,猶尚駢體,韓愈以復古為革命,提倡散文,務斥駢體,   影響當時及後代甚鉅(B)宋仁宗嘉祐二年,歐陽修知貢舉,時士子尚華麗無實之文,修 極力排抑,拔取蘇軾、曾鞏等,使當時文風為之丕變(C)王安石經術湛深,思慮細密, 文章筆力遒健(D)蘇洵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策議論辨之作,均所擅長(E)曾 鞏為文跌宕多姿,長於議論。

35‧古文家(A)韓愈,諡曰文,後人稱韓文公,居唐宋八大家之首(B)柳宗元、酈道 元,擅長寫景,亦以古文名家(C)歐陽修,號醉翁,諡文忠。力尊韓文,嘗知貢舉,扭 轉文風(D)王安石,號半山,有才略,嘗創行新法,工為文,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E) 方苞,號望溪,精古文,為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之祖。

36‧歐陽修(A)幼時家貧,以荻畫地學書(B)提倡古文,以明道致用為主(C)喜獎 掖後進,范仲淹、司馬光皆蒙提攜(C)與宋祁合撰舊唐書,又獨纂新五代史(E)晚年 放情詩酒,自號放翁。

37‧戰國策(A)又名國策,或稱長書(B)劉歆典校秘書時,始定名為戰國策(C)今 所見為曾鞏校定本(D)所載多為戰國策士游說諸侯之事(E)班固作漢書,多採其說。

38‧左傳、國語、戰國策(A)左傳亦名左氏春秋,為春秋三傳之一,記事是以魯史為中 心(B)國語為我國「國別史」之祖,與左傳文體不類,非出一人之手(C)戢國策亦非 一人之作,其名為西漢劉向所定(D)左傳、國語作者不可知,戰國策傳為賈誼所作(E) 三書皆為編年體。

39‧國學常識(A)晉書係由房喬奉敕撰(B)宋史史料最浩繁,但於取捨處未能得當(C) 張芝世稱「書聖」,王羲之父子深受其影響(D)王羲之世稱「草聖」,以蘭亭集序為 代表(E)曾鞏字子固,柳宗元字子厚。

40‧曾鞏(A)南宋人,為唐、宋八大家之一(B)其文風格與歐陽修相近,古來並稱「歐 、曾」(C)於史館任職時,曾整理校勘劉向所著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D)為文本 乎史記,氣勢縱橫,雄深雅健(E)應撫州州學教授之請,作墨池記,乃一篇形式特殊之 議論文。

41‧墨池記(A)藉王羲之臨池學書敘為學之重要(B)屢用反詰語氣,激使全文氣暢辭 流(C)‧以「精力自致」與「天成」對比而敘鮮明的主題(D)「以臨於溪,曰新城。新 城之上,有池窪然」句,屬於頂真格(E)本文屬於墨池詩前的序文,性質近於陶潛的桃 花源記。

42‧章法與修辭(A)墨池記一文,屢用反詰與層遞的句法突顯主題(B)長于行係以時 間為經,以情事為緯發展而成(C)訓儉示康頗舉正反之例以證其說,為奏疏類之上品(D) 師說一文,語氣憤激急切,可以視為陳述著作旨趣之序(E)明湖居聽書以白妞為主, 黑妞、彈三弦者鋪敘成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