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士錄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秦士錄:「弼造書數千言,袖謁之。」意謂 A‧拿著介紹信,登門拜見 B‧著作甚豐,並以此為晉身之階 C‧著書立說,以此遊說親王 D‧親自寫信,踵門求見。

2.宋濂作秦士錄之用意在 A‧證明自古賢才多寂寞 B‧勉勵明代之君主善用人才 C‧惜秦士空有岸偉懾人之形貌,憫其人不壽,而勉勵士子注重養氣攝生 D‧嘲諷士子但知馳騁文墨,不知表現膽識,以報朝廷。

3.「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傑。」意謂 A‧輕視一世之英雄,而只於文章上爭強鬥勝 B‧這類人於文壇上爭勝,甚具豪傑之氣概 C‧文章要寫得好,須先培養古代豪傑之英勇 D‧不只要獎勵文學,亦須安撫一代之豪傑,以振興武備。

4.【秦士錄】一文中之重心,在寫鄧弼 A‧形貌偉岸,以力雄人 B‧學養深湛,而好酒使氣 C‧憤世嫉俗,遁跡方外 D‧膽識卓絕,志概可欽。

5.「遽摘七經數十義叩之,弼歷舉傳疏,不遺一言;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貴珠。」此段文意乃夸飾鄧弼其人 A‧不學無術 B‧臂力過人 C‧著作等身 D‧博通經史。

6.「諸將軍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戰且卻,其虧國體為已甚。」以上乃描寫 A‧鄧弼自責不敵倭寇之憾事 B‧德王譴責鄧弼未能完成剿除倭寇之失 C‧諸將軍剿寇之犧牲精神 D‧諸將軍不敵倭寇之可辱。

7.「會丞相與王有隙,格其事不下。」意謂 A‧正好丞相與德王不和,阻止其事,不予批下 B‧丞相與德王會面發生仇隙,阻礙其事,不予批准 C‧正巧丞相和德王結仇發生格鬥,其事就被擱下 D‧會面丞相和德王時,又發生口角,此事就格外不好下手。

8.「突圍潰陣,得保首領乎?」意謂 A‧當戰敗之時,能保護主帥嗎 B‧能衝破防線,保住自己性命嗎 C‧當軍隊潰敗,能保護自己嗎 D‧能衝鋒陷陣,保護主帥嗎?

9.「古者學在養氣,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絕,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傑。」意謂  A‧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B‧古之學者重義,今之學者重利 C‧古之學者名實相符,今之學者矯俗干名 D‧古之學者謙沖自牧,今之學者不恤民生。

10.「誠得如弼者一二輩,驅十萬棋磨劍伐之,則東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此等抱負雄心,與下列何者相當 A‧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B‧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C‧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D‧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1.「則東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士矣!」上二句乃形容 A‧天下之大,皆為王之疆土 B‧物產富饒 C‧天氣清朗,陽光普照 D‧奉詔勤王,撻伐異族。

12.「西南諸蠻,雖曰稱臣奉貢,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等。」意謂西南諸蠻 A‧生活豪侈 B‧割據一方 C‧不守規矩 D‧僭越稱帝。

13.「天生一具銅觔鐵肋,不使立勳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尚何言?」此寓意鄧弼 A‧魁梧奇偉,有英雄氣概 B‧憤世嫉俗,絕塵遠去 C‧悲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D‧痛罵德王推薦不力。

14.「遽摘七經數十義叩之,弼歷舉傳疏,不遺一言,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此段文意乃說明鄧弼其人 A‧博通經史 B‧文思泉源 C‧能言善道 D‧著作等身。

15.秦士錄一文旨在寫鄧弼 A‧體壯力雄,英名遠播 B‧學識閎富,泥塗軒冕 C‧狂傲不羈,以力雄人 D‧膽識卓越,懷才不遇。

16.「玄鳥來,亦失其家,競棲林林間。」意謂 A‧兵災過後,處處斷垣殘壁 B‧輾轉遷徙,居無定所 C‧燕巢被折毀,只好南遷 D‧暴政之下,人人顛沛流離。

17.「弼自據中筵,指左右,揖兩生坐。」意謂 A‧鄧弼自坐主位,而恭敬地揖請二生坐客席 B‧鄧弼站在筵席中間,拱手為禮,請二人入坐 C‧鄧弼站在筵席間,毫不客氣大聲叫二生入坐 D‧鄧弼自坐主位,毫不客氣地叫二生坐在左右客席上。

18.「誠得如弼者一二輩,驅十萬橫磨劍伐之。」之中「驅十萬橫磨劍」意謂 A‧拿著十萬柄長而大的利劍 B‧拿下十萬人頭 C‧率領十萬大軍 D‧治理十萬里地。

19.「今日非速君飲,欲稍吐胸中不平氣耳!」之中「非速君飲」意謂 A‧並非有意催你們趕快喝酒 B‧並不希望你們喝得這麼快 C‧並不是請你們來喝酒 D‧並不是讓你們喝酒。

20.「歸詢其所與遊,亦未嘗見其挾冊呻吟也。」之中「挾冊呻吟」意謂 A‧腋下挾著書本背誦 B‧隨身攜帶書本,以便閱覽 C‧生病時拿書吟詠 D‧拿起書本吟詠。

21.「雙目有紫稜,開闔閃閃如電。」意謂 A‧目光如炬,怒目相視 B‧目光犀利,炯炯有神 C‧慈眉善目,和藹可親 D‧目指氣使,儼然生畏。

22.「以力雄人」意謂 A‧徒手撲擊他人 B‧自負財力雄厚 C‧以勇力取勝他人 D‧以勇力凌壓他人。

23.「亡命走山澤」意謂 A‧拚命奔逃入深山大澤 B‧火顧性命深入敵陣殺敵 C‧變更名姓隱居深山大澤中 D‧改名換姓逃入深山大澤中。

24.「不能忍君苦」意謂 A‧不能忍受你們給我的苦惱 B‧不能忍受國君給我的壓迫困苦 C‧忍受不了你們給我的苦難 D‧不能忍受你們對我的輕蔑賤視。

25.「弼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之中「相視如涕唾」意謂 A‧把我看成如同鼻涕眼淚一般地卑賤 B‧遇有傷心事情,號啕而哭 C‧彼此觀察,不使受寒 D‧臉上淚流滿面。

26.「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之中「解衣箕踞」意謂 A‧酒後失態 B‧籍酒裝瘋 C‧傲慢不敬 D‧慷慨激昂。

27.「四庫書從君問,即不能答,當血是刃。」意謂 A‧四庫全書任憑你們發問,如果回答不出來,你們就用這把刀將我給殺了 B‧就以經史子集為範圍問你們,如果回答不出來,就用這把刀殺了你們 C‧就以經史子集為範圍,任憑你們發問,我不能立即回答,將血染此刀 D‧以經史子集為範圍,任憑你們發問,如我回答不出,就以此刀自盡。

28.「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之中「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意謂 A‧三千年之史實,一時難以說盡 B‧上下三千年的史實,很精彩地將它說了出來 C‧將上下三千年中,最精彩動人的史事,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 D‧陳述歷代史實,滔滔不絕。

29.「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傑。」意謂 A‧只想在文章上,和當代豪傑爭強鬥勝,並極力輕視他們 B‧只想賣弄文章,玩弄當代的豪傑之士 C‧會寫幾篇文章就輕視當代的豪傑 D‧以寫文章玩弄當代豪傑為樂事。

30.「諸將軍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之中「控弦引矢」意謂 A‧攜帶武器 B‧招兵買馬 C‧開弓射箭 D‧追亡逐北。

31.秦士錄:「四庫書,從君問。」上句「從」字之義與下列何句中「從」字之義相同 A‧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與 B‧汪氏節母,三「從」四德無不備焉 C‧將要大掃除,「從」他滿塵埃 D‧「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

乙‧多重選擇題 :

1.人物 A‧杜光庭寫張紅拂私奔李靖,意在刻畫其慧眼及膽識 B‧宋濂寫鄧弼之才兼文武,慷慨激昂,以悲憫奇士之不遇 C‧施耐庵寫魯智深救人急難,不求報償,有古俠士之風 D‧曹雪芹寫劉老老,旨在彰顯傳統農村婦女之樸質美德與大智若愚之涵養 E‧劉鶚寫王小玉說書,善用比喻,以描繪白妞聲意之動人。

2.體裁 A‧祭妹文為散體祭文 B‧教戰守策屬於進策,是蘇軾所進二十五篇時務策之一 C‧瀧岡阡表屬抒情文之碑志類 D‧諫太宗十思疏屬奏議類,相當於現代之上行公文 E‧秦士錄實為「傳」而不名「傳」,以其與正史列傳有別。

3.「西南諸蠻,雖曰稱臣奉貢,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等,尤志士所同憤」意即志士同憤西南蠻夷 A‧奢侈浮華,忘己本來面目 B‧國土擴張太快 C‧國勢與中國同盛 D‧車服與中國同,混淆視聽 E‧僭越稱帝。

4.下列各項「」之詞,何者有「輕視、鄙視」之義 A‧「相視如涕唾」 B‧輕霜露「狎」風雨 C‧「視之如草芥」 D‧孔子「鄙」其小器 E‧「兒撫」一世豪傑。

5.「士為知己者用,雖□□□□,披肝隳膽,且將不惜,尚何臺榭之足顧,妻妾之足云乎?」缺空的成語是: A‧吳下阿蒙 B‧信口雌黃 C‧禍棗災梨 D‧絕吭斷脰 E‧曲突徙薪。

6.「古之君子貴行其志,視利祿如□□。」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草芥 B‧涕唾 C‧弁髦 D‧敝屣 E‧纖介。

7.文士行誼 A‧顧炎武耿介絕俗,留心經世之術,為清代樸學導師 B‧劉基與宋濂同為明初文宗,劉基明太祖嘗以張良目之,譽為「吾之子房」 C‧司馬光忠信孝友,金人使至,必問光起居,並敕其邊吏曰:「中國相司馬疾!毋輕生事,開邊隙。」 D‧全祖望,性伉直,有風節,嘗謂:「史臣不立節烈傳,所當立傳者何人?」 E‧方孝孺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燕王命草詔,孝孺不屈死。

8.秦士錄與靈丘丈人之比較 A‧兩者同為寓言體 B‧皆為丘遲所作 C‧前者旨在介紹鄧弼之一生 D‧後者為論政之文 E‧同為論說文。

9.宋濂、劉基與方孝孺 A‧明初開國制度,多為劉基、宋濂及李善長等人草定 B‧宋濂文章委曲暢達,為明初第一大家;而劉基所為詩,可與魏徵比美 C‧宋濂與方孝孺有師生關係,學者稱宋濂為「正學先生」 D‧劉基的「靈丘丈人」和方孝孺的「指喻」皆以論政為主旨 E‧明太祖以宋濂、方孝孺為文學博士,國家大政輒咨之。

10.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與王有隙」之「隙」,嫌也 B‧「格其事不下」之「格」,正也 C‧「若不知關中有鄧伯翊耶」之「若」,如也 D‧「非速君飲」之「速」,邀請 E‧「擊踣數人」之「踣」,擊也。

11.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持矛鼓譟:奮勇作戰 B‧控弦引矢:追擊敗逃的軍隊 C‧銅勇鐵肋:形容身體的強壯有力 D‧怒髮上衝:憤怒之狀 E‧棄甲曳兵:敗走。

12.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鷹揚鳳翽:傑出優秀的資材 B‧以力雄人:以勇力取勝他人 C‧視如涕唾:輕視之意 D‧馳騁文墨:在文章上爭勝 E‧黃屋左纛:華美的建築。

13.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使酒」,沈湎於酣樂飲宴 B‧「亡命」,改名換姓而逃亡在外 C‧「箕踞」,傲慢不敬之姿態 D‧「即不能答」之「即」,若也 E‧「慘沮」,恐懼貌。

14.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兒撫一世豪傑」之「兒撫」,愛護 B‧「閽卒」,守門僕隸 C‧「捽入」,引導進去 D‧「斫柱」,攻擊 E‧「辟易」,替代。

15.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十萬橫磨劍:意謂武力強力 B‧挾冊呻吟:意謂鋪紙寫作 C‧開闔閃閃如電:形容眼睛所顯露之旺盛精神 D‧不能忍君苦:意謂不能使二君忍受困辱 E‧纚纚如貫珠:意謂言語滔滔不絕。

16.秦士錄 A‧明宋濂作,旨在介紹鄧弼的一生 B‧篇名「錄」而不名「傳」,以其為正史列傳也 C‧「足不得成步」指踉踉蹌蹌 D‧「即不能答,當血是刃」意謂自負群書無所不通 E‧「不能忍君苦」意謂無法受你左右。

17.選出下列「」中之字義相同者 A‧「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B‧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C‧「即」不能答,當血是刃 D‧「若」不知關中有鄧伯翊耶 E‧「泊」牧以讒誅,鄞鄲為郡。

18.下列五句並有「速」字,選出其意義相同之文句 A‧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B‧今日非「速」君飲,欲稍吐胸中不平氣耳 C‧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D‧欲「速」則不達。

19.下列各項「」之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閒」御酒食、「閒」者駕海艦 B‧「格」其事不下、民有恥且「格」 C‧「即」不能答、「其」漸之滫 D‧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親親而「仁」民 E‧爾焉能「浼」我、數罟不入「汙」池。

20.詞語異同 A‧「擊甕叩缶」、「陽春白雪」均指高雅的音樂 B‧「挾冊呻吟」、「占篳咿唔」均指用功於書本 C‧「停雲落月」、「如壎如箎」均指兄弟之友愛 D‧「間關海道」、「乘風破浪」均指危險 E‧「黃屋左纛」、「佩紫懷黃」均指在朝為官。

21.詞語異同 A‧「挾冊呻吟」與「呻其佔畢」均指讀書 B‧「纚纚如珠」與「滔滔不絕」均喻其多 C‧「鷹揚鳳翽」與「黃屋左纛」均喻天下 D‧「棄甲曳兵」與「轍亂旗靡」均指敗走 E‧「視如涕唾」與「面目無色」均指輕賤之意。

22.詞語異同 A‧「挾冊呻吟」與「韋編三絕」均有讀書之意 B‧「怒髮上衝」與「暴跳如雷」均指憤怒之狀 C‧「足不成步」與「踉踉蹌蹌」均指步履不穩 D‧「怒髮上衝」與「火冒三丈」均指生氣 E‧「棄甲曳兵」與「斬將搴旗」均指敗走。

23.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比喻「言語連續不斷」 A‧縮頸吐舌 B‧滔滔不絕 C‧駢肩雜遝 D‧異口同聲 E‧纚纚如珠。

24.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比喻「輕賤他人」 A‧視如涕唾 B‧棄如敝屣 C‧享之千金 D‧足不成步 E‧不屑一顧。

25.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身強體壯」之意 A‧如不勝衣 B‧虎臂熊腰 C‧銅觔鐵肋 D‧土牛木馬 E‧燕頷虎頸。

26.下列那一組是同義詞 A‧縮頸吐舌;惴惴其慄 B‧黃屋左纛;王車帝乘 C‧惺惺相惜;膠漆之心 D‧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E‧敲冰求火;有志竟成。

27.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視如涕唾;享之千金 B‧且戰且卻;屢躓屢起 C‧面目無色;陽陽如常 D‧棄甲曳兵;衝鋒陷陣 E‧過目成誦;勤其佔畢。

28.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鷹翽鳳揚 B‧過目成誦 C‧足不成步 D‧棄如草履 E‧栖栖煌煌。

29.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黃屋左櫫 B‧功虧一簣 C‧步履踉蹌 D‧氣息奄奄 E‧孔武有力。

30.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浮光掠影 B‧銅肋鐵肋 C‧劍拔弩張 D‧膠柱鼓瑟 E‧栗栗危懼。

31.詞語異同 A‧「辟易」與「謙沖」均指謙虛 B‧「陰戒」與「機變」均指詐謀 C‧「兒撫」與「睥睨」均指輕視 D‧「纚纚」與「累累」均指連續不斷 E‧「箕踞」與「倨傲」均指傲慢之意。

32.詞語異同 A‧「挾冊」與「持冊」均指拿書之意 B‧「呻吟」與「琅琅」均有讀書之意 C‧「捽入」與「延入」均有邀請之意 D‧「玄鳥」與「飛軒」均指飛鳥之意 E‧「涔涔」與「潸潸」均有滴下之意。

33.下列那一組是同義詞 A‧斫柱:堅定 B‧慘沮:悲傷 C‧雅聞:素悉 D‧造書:上疏 E‧馳騁:縱橫。

34.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讀書」之意 A‧吟誦 B‧呻吟 C‧馳騁 D‧日晷 E‧巽語。

35.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比喻「連續不斷」之意 A‧則則 B‧滔滔 C‧惻惻 D‧纚纚 E‧施施。

36.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輕視」之意 A‧兒撫 B‧俯仰 C‧輕蔑 D‧觳觫 E‧奄奄。

37.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致仕:除命 B‧箕踞:倨傲 C‧忉怛:驩然 D‧奄奄:抖擻 E‧辟易:卻步。

38.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經文:傳疏 B‧自號:自謙 C‧四體:首領 D‧慘沮:嘿然 E‧已甚:過分。

39.宋濂 A‧方孝孺嘗從之學,學者稱為潛溪先生 B‧曾從柳貫學古文辭,吳萊、黃溍以朋友之禮待之 C‧文章委曲暢達,為明初第一大家 D‧與劉基同為明初文宗 E‧總修元史,追諡文憲。

40.宋濂 A‧學者稱為濂溪先生 B‧曾受命總修明史 C‧明武帝追諡文憲 D‧文章委曲暢達,為明初第一大家 E‧有未文憲公文集傳世。

41.秦士錄 A‧作者為潛溪先生 B‧選自新元史 C‧記秦壯士鄧弼 D‧文中充滿出奇之情節 E‧鄧弼晚年出家為僧。

42.秦士錄 A‧旨在介絕秦勇士鄧弼之一生 B‧篇名﹁錄﹂而不名「傳」者,以其與正史列傳有別也 C‧選自宋文憲公全集 D‧明不能用才,而使鄧弼懷才不遇 E‧作者亦慨歎自己遭遇和鄧弼相同

43.宋濂、劉基 A‧宋字景濂,武帝時追諡文憲;劉字伯溫,諡文成 B‧二人同為明初文宗 C‧皆為明太祖所禮遇 D‧明初開國之禮樂制度多出二人之手 E‧宋濂編元史,甚受成祖尊禮;劉基在明太祖起義時即禮聘之,譽為「吾之子房」。

44.宋濂、方孝孺 A‧同為浦江人,有師生關係 B‧學者稱宋為正學先生,稱方為潛溪先生 C‧二人皆長於史學,受命總修元史 D‧方之深慮論為說文,說明慮天下者,當以智術用之一生,篇名為「錄」而不名「傳」,以其與正史列傳有別也。

45.宋濂、林紓 A‧宋濂自幼刻苦力學,元時曾任翰林院編修 B‧濂為明代武臣之首 C‧林紓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又號補柳翁,別署冷紅生 D‧林琴南於光緒八年中進士,後專治古文,以桐城派自居 E‧林曾翻譯多本西洋文學名著,卻不諳西文。

46.宋濂、劉基、方孝孺 A‧宋濂作宋史,劉基著有望溪文集 B‧劉基、宋濂同為明初文宗,且明代開國制度多出二人之手 C‧宋濂作秦士錄,憫奇士之不遇;劉基作靈丘丈人,乃論政之文;方孝孺作指喻以喻國政 D‧學者稱宋濂為潛溪先生,方孝孺為正學先生,劉基封誠意伯 E‧方孝孺曾從宋濂學,明太祖曾讚劉基為「吾之子房」。

47.傳狀類 A‧正史列傳自﹁漢書﹂始 B‧秦士錄節自宋濂所撰之元史,故知鄧弼乃正史有傳之人物 C‧義田記述范仲淹置義田周濟親族之事 D‧左忠毅公軼事以其為史傳失載之事,故謂之軼事 E‧札髯客傳即寫佐唐太宗定天下之李靖的生平。

48.三國志 A‧即三國演義 B‧為四史之一 C‧亦為二十四史之一 D‧記魏、蜀、吳三國事 E‧作者為陳壽。

49.公羊傳 A‧漢景帝時,公羊壽與胡母子都寫成定本 B‧依春秋編年,以解釋經義為主 C‧與穀梁傳俱為古文家 D‧鄭玄以為善於讖 E‧范寧以為辯而裁,其失也俗。

50.三傳批評比較 A‧左傳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 B‧左傳偏袒魯國,公羊偏袒齊國,穀梁偏袒晉國 C‧左傳多史事,公羊、穀梁多義例 D‧左傳失於巫,公羊失於俗,穀梁失於短 E‧左傳豔而富,公羊辯而裁,穀梁清而婉。

51.經書與史書 A‧「禮記」本不是經,在漢代認為是附於「禮」的「記」 B‧「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史書 C‧十三經中經文最短的是「孝經」 D‧歐陽修私撰「新唐書」,乃取「春秋」義法,寓褎貶之微旨 E‧宋濂撰「元史」,於諸正史中,體例完整,疏失甚少。

52.句法與修辭 A‧秦士錄一文,篇名錄而不名傳者,以其與正史列傳有別也 B‧宋濂作秦士錄以憫奇士之不遇,並咎元之未能用才 C‧本文旨在敘寫王鐵鎗一生可歌可泣的事跡 D‧「驅十萬橫磨劍伐之」之「橫磨劍」為夸飾修辭 E‧本文「史官曰」一段,為作者評論之語。

53.章法與修辭 A‧秦士錄一文,以具體事跡敘其文學、武藝俱高 B‧出師表連呼「先帝」十三次,蓋以老臣及師保之口吻出之 C‧勸學一文旨在說明為學的重要及積漸、專一始能有成 D‧蓼莪一詩,只用興比之法架構成篇 E‧論貴粟疏「入粟縣官」的建議,開後世賂官之始。

54.文法與修辭 A‧「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是屬譬喻格中明喻 B‧「讀書者僅知有高頭講章」「高頭講章」是借代 C‧「士大夫之心理內容,乾燥荒蕪,等於不毛之沙漠」「不毛之沙漠」也是借代 D‧「狂生不可近,近則必有奇辱」「近」字上下相銜,為頂針 E‧「兒撫一世豪傑」,「兒」字為轉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