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以亂易整」意謂 A‧以零散代替完整 B‧以分裂代替團結 C‧以隨便代替嚴正 D‧以紛爭代替統一。

2.「貳於楚」意謂 A‧叛楚 B‧歸附於楚 C‧離間楚國 D‧二次進入楚國。

3.「共其乏困」意謂 A‧一起度過難關 B‧彼此陷入困境 C‧供給所缺之物 D‧幫助困窮之人。

4.「為晉君賜」意謂 A‧有恩惠於晉君 B‧為晉君所賞賜 C‧賜給晉君禮物 D‧晉君賞賜群臣。

5.「朝濟夕設」意謂 A‧防衛森嚴 B‧變化迅速 C‧情勢緊急 D‧來往人多。

6.「亡鄭以陪鄰」之「陪鄰」意謂 A‧擴張晉國疆域 B‧供給晉國使用 C‧陪伴晉國開墾 D‧與晉結為鄰國。

7.「行李之往來」之「行李」意謂 A‧交通 B‧軍隊 C‧使者 D‧物資。

8.「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之「闕」字,其正確解釋應為 A‧缺 B‧敗 C‧損害 D‧交戰。

9.「因人之力而敝之」之「敝」字,其正確解釋應為 A‧敗 B‧襲 C‧取 D‧亡。

10.「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之「軍」字,其正確解釋應為 A‧陣地 B‧軍隊駐守 C‧防禦 D‧偷襲攻入。

1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行李」二句,意謂 A‧使來往的行旅都能得到休息,以消除其疲困 B‧使來往的行旅都獲得供應,使不虞缺乏 C‧使來往的使者都能得到休息,以消除其疲困 D‧使來往的使者都獲得供應,使不虞缺乏。

1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意謂 A‧越國地處鄙遠,無力滅亡鄭國 B‧越過晉國,以鄭國為秦之邊鄙,反而於晉有利 C‧越國地處邊鄙,秦欲滅之,實非易事 D‧晉國處秦鄭之間,左右為難。

13.「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謂   A‧微夫人之力,沒那麼大 B‧微夫人之力,不在此 C‧無穆公夫人之力,不能成此事 D‧無穆公之力,不能返晉為君而稱雄。

14.燭之武退秦師「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以亂易整」猶云 A‧以混亂代替整齊 B‧以亂兵代替軍隊 C‧以分裂代替團結 D‧把混亂變為整齊。

15.燭之武以何語點醒秦伯亡鄭無益 A‧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B‧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C‧焉用亡鄭以陪鄰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6.「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意謂 A‧佚之狐以晉文公忘恩負義為例,說秦君退兵 B‧燭之武以晉君開邊之野心,說秦退兵 C‧燭之武以晉惠公忘恩背信為例,說秦君退兵 D‧佚之狐言晉昔戰敗割地,今秣馬厲兵,不可小覷。

17.「貳於楚」意謂 A‧對楚有二心 B‧對晉忠不二 C‧貳次伐楚 D‧貳度入楚 E‧歸附於楚。

18.晉秦圍鄭的原因 A‧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B‧鄭太囂張 C‧秦晉兩軍示威 D‧鄭國每辱周天子 E‧鄭國害死晉獻公。

19.「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也己。」獨之武這點是 A‧寬恕 B‧怨辭 C‧誰虛 D‧詭辭 E‧傷心亡國。

20.「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過也。」鄭文公這話是 A‧諉過 B‧自責 C‧推拖 D‧反詰 E‧恕責。

21.「鄭既知亡矣」意謂 A‧鄭國尚不知道將要亡國 B‧鄭已知道晉國將亡 C‧鄭已知秦國將亡 D‧鄭國將要亡國 E‧鄭國國加已經逃走了。

22.「敢以煩執事」意謂 A‧不敢麻煩你 B‧勇敢的找你 C‧敬請煩勞你的大軍 D‧果敢的行為以致於騷擾了你。

23.「越國以鄙遠」之「鄙遠」二字意謂 A‧鄙陋的邊城 B‧鄙視遠人 C‧偏遠之地 D‧以遠地為邊城 E‧自放到遠地。

24.「焉用亡鄭以陪鄰」之「陪鄰」二字意謂 A‧陪伴鄰國 B‧賠償鄰國 C‧增益鄰國土地 D‧臨時的鄰居 E‧陪嫁到鄰國。

2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之「東道主」意謂 A‧東方的盟主 B‧東方的武道盟主 C‧東方道上的客人 D‧東方道上的霸主 E‧東方道上的主人翁。

26.「行李之往來」意謂 A‧貨物交通便利 B‧貨運發達 C‧行人很多 D‧使者經過之途 E‧旅客行李的運送。

27.「共其乏困」意謂 A‧分擔他的困難 B‧製造他的困難 C‧與他一起困乏 D‧供應他的缺乏與困難 E‧供應他的食宿一切所需。

28.「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意謂 A‧秦君曾受晉君的幫助 B‧秦君嘗試去幫助晉加 C‧秦君曾經幫助過晉君 D‧秦君曾為晉君受過賞賜 E‧秦君賞賜晉君吃肉。

29.「夫晉,何厭之有」意謂 A‧晉國令人討厭 B‧晉國有何可厭 C‧晉國令人喜歡 D‧晉國的欲望永不滿足 E‧晉國沒有欲望。

3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謂 A‧沒有此人的力量,我們沒有今天 B‧此人的力量微弱,不能到此 C‧小夫人的力量管不到這裏 D‧微弱的力量,不能影響到此 E‧微弱的夫人到不了此地。

31.「以亂易整」意謂 A‧用紛亂換取整齊 B‧用分裂代替團結 C‧讓亂世輕易的整齊 B‧用分裂代替團結 C‧讓亂世輕易的整治 D‧用治世來簡化整理 E‧用亂軍來重整。

乙‧多重選擇題

1.左傳 A‧相傳為左丘明所作 B‧與公羊、穀梁稱春秋三傳 C‧專記魯國歷史 D‧起隱公元年,凡歷十二公 E‧又稱左氏春秋。

2.左傳 A‧相傳為春秋時魯太史左丘明撰 B‧與史記同屬紀傳體 C‧旨在明孔子作春秋,不以空立說 D‧所記完全是魯國史事 E‧有杜預注,孔穎達疏。

3.五經四書 A‧五經名稱起於西漢。唐孔穎達作五經正義,以周易、尚書、毛詩、禮記、春秋左氏傳為五經 B‧周易原為占筮之書,經補充闡釋,乃成哲理之書 C‧春秋有三傳,左傳主紀事,公羊、穀梁主釋義例 D‧尚書即上古之書,有今古文之分 E‧四書名稱定於南宋,其中大學、中庸,本為禮記中之二篇。

4.左傳、國語、戰國策 A‧左傳亦名左氏春秋,為春秋三傳之一,紀事是以魯史為中心 B‧國語為我國﹁國別史﹂之祖,與左傳文體不類,非出一人之手 C‧戰國策亦非一人之作,其名為西漢劉向所定 D‧左傳、國語作者不可知,戰國策傳為賈誼作 E‧三書皆為編年體。

5.下列五句並有「微」字,選出「微」字意義相同之文句 A‧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B‧「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C‧猥之「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D‧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 E‧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燭之武退秦師:「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其中兩「封」字 A‧都是動詞 B‧都是名詞 C‧上「封」字是動詞,下「封」字是名詞 D‧上「封」字是名詞,下「封」字是動詞。

7.下列五句並有「之」字,選出「之」字意義相同之文句 A‧夫晉,何厭「之」有 B‧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C‧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 D‧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E‧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

8.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變化之迅速」 A‧以鄰為壑 B‧朝濟夕設 C‧過河拆橋 D‧反覆無常 E‧目無全牛。

9.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能言善辯」 A‧鼓舌如簧 B‧滔滔不絕 C‧呶呶不休 D‧口若懸河 E‧伶牙利齒。

10.下列那一組是同義詞 A‧鳴琴垂拱;絲竹並奏 B‧四面楚歌;腹背受敵 C‧迫在目前;十萬火急 D‧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E‧以管窺天;不自量力。

11.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空言立說;言而有徵 B‧分道揚鑣;同心戮力 C‧作姦犯科;守身如玉 D‧宵衣旰食;尸位素餐 E‧迎刃而解;反掌折枝。

12.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迫在目前 B‧褎諱貶損 C‧空言立說 D‧朝設夕濟 E‧過河拆橋。

13.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東道之主 B‧亡鄭培鄰 C‧行李往來 D‧失其所以 E‧燃眉之急。

14.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以亂易整 B‧跌石不群 C‧剖析利害 D‧鼓舌如黃 E‧出而反而。

15.列那一組是同義詞 A‧不懲;不反 B‧東道;主人 C‧虎口;險地 D‧行李;使者 E‧嚴殺;刑殺。

16.下列那一組是同義詞 A‧零丁;危弱 B‧執事;左右 C‧戕摩;迫害 D‧洶洶;譏諷 E‧充然;全然。

17.下列通同字的組合,何者正確 A‧「咿唔」之聲─伊吾 B‧「喋」血山河─碟 C‧行「李」之往來─理 D‧無「忝」於所生─添 E‧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裁。

18.「急行十里之後,□於野地,以窺敵人動靜。」缺空的字可以是 A‧貳 B‧駐 C‧附 D‧軍 E‧紮。

19.「□人之力以成其事,而不懷感激之心者,非人也。」缺空的字可以是 A‧封 B‧因 C‧憑 D‧怙 E‧奇。

20.春秋 A‧本魯國史記之名 B‧孔子據魯史而作 C‧專記魯國之事 D‧為編年體之祖 E‧有公羊、穀梁、左氏三家傳。

21.史記 A‧司馬遷所作 B‧為紀事本末體 C‧又名太史公書 D‧共一百三十卷 E‧為斷代史之祖。

22.漢書 A‧為班固獨力完成 B‧為斷代史之祖 C‧是紀傳體 D‧分紀、傳、書、世家共一百卷 E‧有裴松之注。

23.左傳 A‧敘事詳明 B‧不講義例 C‧范仲淹評為:「豔而富,其失也巫」 D‧具有文學與史學之價值 E‧後世之韓、柳皆受其影響。

24.司馬遷 A‧字子長 B‧東漢人 C‧曾為太史令 D‧父為司馬談 E‧著有史記一書。

25.三國志 A‧作者為陳壽 B‧以蜀漢為正統 C‧為編年體 D‧有裴松之注 E‧是四史之一。

26.後漢書 A‧作者為范曄 B‧取代東觀漢記為正史 C‧是四史之一 D‧有王先謙集解 E‧是編年體。

27.春秋三傳比較 A‧左傳是古文經 B‧公羊、穀梁是今文經 C‧公羊、穀梁重史事 D‧左傳重義例 E‧左傳善於禮。

28.公羊傳 A‧相傳為子夏所作 B‧豔而富,其失也巫 C‧以解釋義例為主 D‧依春秋編年 E‧為五經之一。

29.國學常識 A‧公羊傳依春秋編年,以解釋經義為主 B‧穀梁傳與左傳俱屬今文家 C‧國語一書為國別史之祖 D‧左傳以記事為主,意在解釋春秋 E‧史記與漢書之體例部分不同。

30.左傳與資治通鑑 A‧皆為我國有名的史書 B‧皆為編年體 C‧左傳所載為春秋時事,通鑑所載為五代時事 D‧左傳列屬十三經中,通鑑列屬二十五史內 E‧左傳相傳為左丘明所作,通鑑由宋司馬光所撰。

31.句法與修辭 A‧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以敘事經過做為文章脈絡 B‧燭之武以越國鄙遠、以鄭為東道主、晉嘗過河拆橋說秦不可與之結盟攻鄭 C‧因鄭對晉無禮、且附庸於楚,故秦、晉圍攻之 D‧「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句為含蓄推辭之詞,然亦含有埋怨之氣 E‧「鄰之厚,君之薄」為對偶之法。

32.句法與修辭 A‧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係以追敘筆法寫成 B‧蒼霞精舍後軒記係撫物傷情,思其妻氏之作 C‧黃州快哉亭記描景文字可以視為陪襯之語 D‧稼說送張琥為蘇軾自寫身世之作 E‧陳情表旨在敘其忠、孝難以兩全之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