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狀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意謂 A‧統領諸軍,駐紮邠州,嚴懲法士兵 B‧暫代其職,借駐邠州,縱容士兵不法 C‧領軍作戰,決戰邠州,士兵糧盡無所依賴 D‧整頓軍隊,行至邠州,士兵頓時失控。

2.「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意謂 A‧混進軍中,竊取財物 B‧冒名頂替,殘害軍人 C‧軍中退伍,遂其心志 D‧行賂冒名,胡作非為。

3.「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意謂 A‧不恤生民塗炭,若無其事 B‧眼見人民被殺,內心憂戚 C‧人民已被殘害,渾然不知 D‧人民生活困苦,不思改善。

4.「某為涇州,甚適,少事。」意謂 A‧親臨涇州,內心愉悅 B‧任職刺史,安然無事 C‧治理涇州,訟事不多 D‧擔任司農卿,純屬閒差。

5.「公誠以都虞侯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意謂 A‧舉薦賢人,盼能治亂恤民 B‧馳援救助,拯救無辜百姓 C‧毛遂自薦,志在止亂安民 D‧整頓軍隊,期能減低損傷。

6.「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意謂 A‧冤殺無辜 B‧肆無忌憚 C‧戰況慘烈 D‧斬首示眾。

7.「無傷也,請辭於軍。」意謂 A‧無妨,欲親臨軍中解釋 B‧沒有受傷,請辭退軍中的職務 C‧沒關係,不從軍中引退 D‧不影響,繼續撤軍。

8.「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意謂 A‧郭氏厚待,不宜恩將仇報 B‧郭氏為德不卒,何以繼續擁戴 C‧郭氏並無屬下,敗亂之期不遠 D‧郭軍離叛,何不趁機擊敗郭氏。

9.「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意謂 A‧如此進行,並無妨害 B‧如此不義,天下大亂 C‧若遂不改,不日速禍 D‧擇善固執,亂無由生。

10.「人皆曰: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意謂 A‧投靠副元帥,郭氏令名一掃無遺 B‧投降敵人,將士不服,郭氏那能再享令名 C‧逢迎長上,士卒不服,郭氏令名毀於一旦 D‧仗勢恣卒為暴,郭譽蕩然無存。

11.「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願奉軍以從。」意謂 A‧解圍之恩甚大,願為屬下效命之 B‧既曉大義,願授權柄 C‧教以兵陣,隨從伐賊 D‧授以兵權,率兵出征。

12.「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譁者死。」意謂 A‧解散歸隊,不准喧鬧 B‧解除武裝,不准逃走 C‧解去軍備,還歸朝廷 D‧解散軍隊,各自歸里。

13.「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意謂 A‧久未用餐,請求供應 B‧久未進食,盼能借事糧米 C‧晚飯未進,請略備食 D‧早飯未吃,盼能代為準備。

14.「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意謂 A‧心中憂慮,無法保護太尉 B‧躬自護衛太尉,警戒有加 C‧往返巡視,惟恐太尉怪罪 D‧枕戈待旦,趁機政擊太尉。

15.「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意謂 A‧驕生慣養,不恤民生疾苦 B‧戕摩剝削,不恤民生疾苦 C‧橫徵暴斂,府庫充實而不匱乏 D‧物阜民豐,從無水旱之災。

16.「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求諭諶。」意謂 A‧判辭嚴峻,責令遣返 B‧判辭謙虛,請其善自珍重 C‧判辭急切,派人逮捕歸案 D‧判辭委婉,求其體諒寬免。

17.「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意謂 A‧自奉簡陋,隨時恤憐人民 B‧療傷餵養,呵護備至 C‧親自照顧,僅吃傷者剩餘之物 D‧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18.「涇州野如赭,人且飢死。」意謂涇州 A‧連年爭戰,民不聊生 B‧士卒掠奪肆虐,人民生不如死 C‧文化未開,耕桑不足以供應民生 D‧天旱人飢,赤地千里。

19.「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意謂 A‧俯仰無愧,人格高潔 B‧仰愧俯怍,無以自處 C‧以仁恕存心,一視同仁 D‧高風亮潔,連奴隸也自慚形穢。

20.「幸致貨幣,慎勿納。」意謂 A‧如果行賄,不要接受 B‧行賄者不廉,不宜任用 C‧以貨財行賄者,不可接納其言 D‧不義之財得之不安,宜速歸還。

21.「堅拒,不得命。」意謂 A‧卻之而不得已受之 B‧卻之而遭人中傷 C‧卻之而未得他人諒解 D‧卻之而慘遭殺害。

22.「處賤,無以拒也。」意謂 A‧居處山林,絕意仕進 B‧邊防不固,無法抵禦入侵 C‧職位卑下,無法拒卻 D‧人微言輕,不受重用。

23.「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意謂 A‧平易近人,對待屬下溫文有禮 B‧和藹可親,對於晚輩愛護備至 C‧為人謙遜,虛懷若谷 D‧與人交往,不分貴賤。

24.「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意謂 A‧言語溫和,氣息微弱,平等對待他人 B‧言語恭謹,行為溫順,不做非分之想 C‧言語和氣,處世委婉,不以粗暴對待屬下 D‧言語謙虛,辭氣溫和,不以疾言厲色待人接物。

25.「員外置同正員」意謂 A‧授以邊防重任,置於邊疆重地 B‧出使外國,有如天子親臨 C‧政府定員編外之官,地位同於編內正式官員 D‧朝廷派往地方巡視之官,地位等同正式的刺史。

26.「歷亭鄣堡戍」意謂 A‧路過許多亭崗、碉堡、哨所 B‧經歷許多防禦、作戰的任務 C‧不斷擔任守邊防衛的職務 D‧走過邊疆蠻荒之地。

27.「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意謂 A‧視死如歸 B‧擇善固執 C‧視富貴如浮雲 D‧貫徹始終。

28.「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意謂 A‧恐其散佚,冒昧以呈史官 B‧恐其散佚,特派專人予以保護 C‧恐其離散,請求州府派人撫恤 D‧恐其叛離,特以專函告知太尉。

29.「群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意謂 A‧乞求不成,偷盜無所不至 B‧軍無儲糧,士卒胡作非為 C‧追擊叛眾,不慎傷及無辜 D‧軍人肆虐,魚肉百姓。

30.「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又取仁者穀,使主人出無馬,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意謂 A‧焦令諶責以過失,尹少榮愧恥難當 B‧太尉以無恥責之,朱泚無心改過 C‧尹少榮歷數焦令諶之罪,並責以無恥 D‧白孝德縱容士卒為惡,太尉曉以大義。

31.「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此乃柳宗元為段秀實辯誣,意謂 A‧太尉乃「士可殺,不可辱」之節烈之人,絕非苟且偷生之徒 B‧太尉以笏擊賊乃「遇不可,必達其志」之個性所使然,絕非匹夫之勇 C‧太尉乃發揮武士之精神,寧以義死,不苟幸生之大丈夫 D‧太尉乃忠心為國之武將,因社稷而奮不顧身,終於成就了大節,名揚天下。

32.「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意謂 A‧焦令諶助紂為虐,將禍亂邊關,罪及尹少榮 B‧郭晞縱容麾下,勢將暴亂邊防,禍延崔刺史 C‧朱泚率士卒叛亂,將瓦解天子的邊防;天子怪罪,勢必連累其長官 D‧郭晞縱士卒無賴,將騷亂邊防,而禍及郭子儀。

33.「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意謂邠人之 A‧亡命之徒,皆躡足於行伍中,賄賂有司以遂其志 B‧作姦犯科者,以賄賂手段冒名頂替,而混跡於行陣之中,從此肆無忌憚,逍遙法外 C‧市井無賴,以行賄而混入軍籍後,則任意胡為,官府束手 D‧奸詐凶暴者,以財貨賄賂軍隊,而假借軍隊名義以魚肉州民,有司戚而不敢言。

34.「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意謂 A‧治理百姓應持心公正,要為受害百姓昭雪冤屈,始可避免社會動亂 B‧奉天子之命以治理百姓,應避免百姓遭受迫害,而造成動亂 C‧目睹天子之子民遭受迫害而無動於衷,若不善為處置,勢將釀成大亂 D‧治理百姓宜關懷民瘼,不可淡然置之,否則變亂將作。

35.「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侯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意謂 A‧段太尉為民請命,勇於任事 B‧段太尉一時奮不慮死,欲除去朱泚而後已 C‧段太尉請以白孝德為都虞侯,以敉平士兵之暴亂 D‧段太尉為國請命,欲率大軍平定藩鎮,保境衛民。

36.「既食,曰:『吾疾作,願留宿門下。』命持馬者去,旦日來,遂臥軍中。」段太尉夜宿郭晞軍中,其目的安在 A‧以示膽識過人,死生度外 B‧以示推心置腹,不以為疑 C‧願為人質,以表明赤心一片 D‧夜探軍營,欲有所為。

37.「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意謂 A‧吾終日未食,請賜予粗茶淡飯 B‧吾饔飧不繼,請借貸若干米糧充飢 C‧吾未嘗飽食,請借我粗食裹腹 D‧吾尚未晚餐,請代辦粗食。

38.「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取騎馬賣,市榖代償,使勿知。」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由本段文字,可知段太尉仁厚愛民,體恤入微 B‧「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市榖代償」,以上共有六個動詞 C‧「自哺農者」、之「哺」,音義同於「晡食」之「晡」 D‧「取騎馬賣,市榖代償」,是說段太尉賤賣坐騎以買穀償租。

39.「戒其族:『過岐,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及過,泚固致大綾三百匹。」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由本段文字,可知段太尉廉潔可風 B‧由本段文字,可知段太尉早識朱泚之姦邪 C‧「幸致貨幣,慎勿納」,是說如果送來錢財,千萬不要接受 D‧「固致大綾三百匹」,是說朱泚果真送來三百匹大綾。

40.「遇不可,必達其志,絕非偶然者。」意謂段太尉 A‧擇善固執,非一時之興起 B‧絕不苟合取容,乃平素之志節 C‧對抗惡勢力,絕非一時之意氣用事 D‧不平則鳴,絕不是輕率從事。

41.「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意謂段太尉 A‧唯唯諾諾,曲意逢迎 B‧申申夭夭,怡然自樂 C‧和藹可親,溫和謙遜 D‧紆尊降貴,禮賢下士。

42.「孝德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意謂段太尉 A‧漠視敵寇,故示瀟灑 B‧沈著剛勇,行若無事 C‧掉弄玄虛,使人莫測高深 D‧自負不淺,旁若無人。

43.「群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本段文字,是形容郭晞縱容士卒,橫行街市,荼毒州民 B‧﹁群行丐取於市﹂,是說士卒成群結隊,在市集上乞討 C‧「不嗛」是形容不滿足的樣子。嗛,通「慊」,音  D‧「袒臂徐去」是形容肆無忌憚的樣子。

44.「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本段文字,旨在敘述呈文的原因:恐段太尉奪笏擊賊之事,仍未為史官所采錄 B‧「太史氏」即史官 C‧「私於」謂私下送上 D‧「執事」是對人的敬稱,此指韓愈。

45.「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本段文字,旨在駁斥世人對段太尉之不當評論 B‧本段文字,批評世人誤解段太尉奪笏擊賊,乃以一時匹夫之勇,而博取天下美名 C‧「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是說時人稱述段太尉殉節之事跡,莫衷一是 D‧「奮不慮死」,係指段秀實以笏打擊朱泚之事。

46.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段太尉奪笏擊賊,絕非一時的血氣之勇 A‧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 B‧遇不可,必達其志 C‧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 D‧戒其族:「過岐,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

乙‧多重選擇題

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領」行營節度使,任命 B‧邠人偷「嗜」暴亂者,狡猾 C‧「率」以貨竄名軍中,大都 D‧不「嗛」,滿足 E‧「戚」不敢言,憂慮。

2.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以「如」司農治事堂,則也 B‧能為公「已」亂,止也 C‧尚書「固」負若屬,本來 D‧罪「且」及副元帥,將也 E‧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卻也。

3.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以狀「白」府,稟告 B‧願「計」事,商量 C‧列卒「取」十七人,派也 D‧以「色」待人,和顏悅色 E‧「傲」天災,無視。

4.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旦日」,明天 B‧「幾何」,不多 C‧「姁姁」,和顏悅色的樣子 D‧「逸墜」,意指死也 E‧「戢士」,優秀的士兵。

5.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列卒」,訓練軍隊 B‧「無傷」,不要緊 C‧「計事」,嚴格要求 D‧「肆志」,任意胡為 E‧「徐去」,漫不在乎的離去。

6.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若屬」,我們 B‧「哺食」,早飯 C‧「固致」,堅持拒絕 D‧「老校」,年老的軍官 E‧「不得命」,推辭不掉。

7.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偷嗜暴惡:狡猾貪焚,兇暴邪惡 B‧以貨竄名:利用權勢混入掛名 C‧野無青草:喻饑饉之甚也 D‧幸致貨幣:如果贈送財物 E‧幾日不亂:天下太平。

8.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請辭於軍:請辭軍中的職務 B‧恣卒為暴:放縱士兵幹兇暴不法的事 C‧野地如赭:喻連年戰亂,民不聊生 D‧老校退卒:年老的軍官,退伍的士兵 E‧私於執事:私下呈送給您。

9.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裂裳衣瘡:撕下衣裳包紮瘡傷 B‧假設草具:代為備辦粗茶淡飯 C‧固負若屬:過錯不在於你 D‧以色待人:用疾言厲色待人接物 E‧姁姁然也:謙恭有禮的樣子。

10.段太尉逸事狀 A‧「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意謂負荊請罪 B‧「勳塞天地,當務始終」意謂功業彪炳,宜全其德 C‧「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意謂奪取民田,租予農民 D‧「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意謂親為包紮敷藥 E‧「大愧流汗,不能食」意謂俯仰無愧。

11.段太尉逸事狀 A‧「太尉自州以狀白府」,「太尉」指段秀實 B‧「副元帥居浦」,「副元帥」指郭子儀 C‧「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尚書」指白孝德 D‧「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太史氏」指柳宗元 E‧「竊好問老校退卒」,「老校」意指崔能。

12.段太尉逸事狀 A‧「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為段太尉對白孝德之言 B‧「恣卒為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指罪歸於郭晞 C‧尹少榮以不敬、不愧、不恥責焦令諶之強取田租 D‧朱泚致贈貨幣,韋晤受之,太尉棲於治事堂上 E‧「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係指段秀實以匹夫之勇取名天下。

13.段太尉逸事狀 A‧太尉任職營田官時,敘其仁厚慈惠 B‧太尉徵為司農卿時,敘其勇於任事,志在救民 C‧太尉任職涇州刺史時,敘其臨財不苟,奪笏擊泚 D‧時人以為太尉「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作者則以為太尉「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 E‧本文以三軼事敘太尉之剛、慈、節,並以之進呈當時的史官韓愈。

14.下列「」中之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群行丐取於「市」;取騎馬賣,「市」榖代償 B‧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 C‧俱至孝德所,「謝」不能;晤「謝」曰:處賤無以拒也 D‧人且飢死,「而」必得榖;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E‧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

15.下列「」中之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宗元嘗「出入」岐、周 B‧王子晞「為」尚書;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 C‧某為涇州,甚「適」,少事;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D‧然終不以在吾「第」;躬造左公「第」 E‧罪「且」及副元帥;農「且」飢死。

16.下列五句並有「以」字,請選出「以」字意義相同之文句 A‧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B‧率「以」貨竄名軍伍中 C‧汾陽王「以」副元帥居浦 D‧「以」如司農治事堂 E‧不「以」物傷性。

17.下列「」中之詞性,何者屬於動詞 A‧尚書固負「若」屬 B‧斷頭「注」槊上 C‧乃我「困」汝 D‧既「署」一月 E‧裂裳「衣」瘡。

18.下列「」中之字義,何者屬於謙詞 A‧「竊」好問老校退卒 B‧「某」為涇州,公誠以都虞侯命某者 C‧「敢」以狀私於執事 D‧無傷也,「請」辭於軍 E‧太尉自州以狀「白」府。

19.成語異同 A‧「偷嗜暴惡」與「奮不慮死」均指胡作非為 B‧「以貨竄名」與「假設草具」均指冒名頂替 C‧「袒臂徐去」與「揚長而去」均指傲慢強橫之狀 D‧「野無青草」與「野地如赭」均指旱災 E‧「言氣卑弱」與「低眉拱手」均指待人謙遜。

20.成語異同 A‧「以色待物」與「以物傷性」均指嚴厲待人 B‧「姁姁如也」與「和顏悅色」均指和善 C‧「何視天地」與「大愧流汗」均指慚愧之至 D‧「勳塞天地」與「罊竹難書」均指功業彪炳 E‧「將不戢士」與「恣卒為暴」均指軍紀敗壞。

21.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大旱饑饉」 A‧沃野千里 B‧天府之國 C‧野無青草 D‧野地如赭 E‧不毛之地。

22.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謙遜」 A‧低眉拱手 B‧以色待物 C‧虛懷若谷 D‧言氣卑弱 E‧固負若屬。

23.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姁姁如也;和顏悅色 B‧曲盡其妙;栩栩如生 C‧低首拱手;以色待人 D‧將不戢士;軍令如山 E‧奮不慮死;苟且幸生。

24.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 A‧勳塞天地;擢髮難數 B‧當務始終;中道而廢 C‧必達其志;擇善固執 D‧取名天下;揚名天下 E‧何視天地;不愧不怍。

25.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勳塞天地 B‧將不輯士 C‧野無青草 D‧日夕自晡 E‧奮不慮死。

26.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偷嗜暴惡 B‧以貨竄名 C‧請辭於軍 D‧故負若屬 E‧盜卒為暴。

27.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 A‧野地如著 B‧何視天地 C‧言氣卑弱 D‧低手拱首 E‧老校退卒。

28.詞語異同 A‧「軍伍」與「火伍」均指軍隊 B‧「恬然」與「甚適」均指安適 C‧「肆志」與「恣暴」均指胡作非為 D‧「幾何」與「且及」均指不多 E‧「旦夕」與「旦日」均指早晚。

29.詞語異同 A‧「姁姁」與「不嗛」均指和顏悅色 B‧「竄名」與「取名」均指冒名 C‧「若屬」與「汝曹」均指你們 D‧「逸事」與「軼事」均指散失的事蹟 E‧「持馬」與「騎馬」均指騎乘的馬。

30.下列那一組是相反詞 A‧擊柝;打更 B‧肆志;恣睢 C‧哺食;旰食 D‧暴抗;甚巽 E‧固致;堅拒。

31.「□□□□之徒必須繩之以法,以免為害整體的社會。」缺空成語可以是 A‧腳踏繩墨 B‧偷嗜暴惡 C‧暴戾恣睢 C‧取名天下 E‧悖禮犯義。

32.「君子以□□□□待人,小人則以倨傲橫暴接物。」缺空成語可以是 A‧低首拱手 B‧休休有容 C‧勳塞天地 D‧假設草具 E‧虛懷若谷。

33.「久未下雨,□□□□,今年如何收成呢?」缺空成語可以是 A‧野無青草 B‧野地如赭 C‧一衣帶水 D‧天乾地燥 E‧何視大地。

34.「我軍深入敵境,人人□□□□,終於掃平了敵寇。」缺空成語可以是 A‧奮不慮死 B‧不避湯火 C‧靦顏借命 D‧大愧流汗 E‧不恤生死。

35.「有君子□□□□,言行舉止無不平易近人。」缺空成語可以是 A‧姁姁如也 B‧和顏悅色 C‧言氣卑弱 D‧請辭於軍 E‧疾言厲色。

36.「孔子□□如也,故人樂於親近請益。」缺空詞語可以是 A‧申申 B‧姁姁 C‧夭夭 D‧肆志 E‧計事。

37.「顏回雖然簞食瓢飲,但卻□□自得,進德修業之心未嘗稍停。」缺空詞語可以是 A‧悄然 B‧戚然 C‧恬然 D‧適然 E‧怡然。

38.「□□若想成功,就須加倍的努力,以免日後望著他人的成就興嘆。」缺空詞語可以是  A‧汝曹 B‧爾輩 C‧幾何 D‧且及 E‧若屬。

39.「終日追求名利而時感□□的人,那能懂得生活的真諦。」缺空詞語可以是 A‧不忮 B‧不嗛 C‧不愜 D‧不臧 E‧不慊。

40.「段太尉□□大多散失了,所以柳宗元進呈三件軼事,請史官韓愈保存之。」缺空詞語可以是 A‧逸事 B‧佚事 C‧從事 D‧軼事 E‧年事。

41.「貧窮人家日以□□充飢,生活之苦那是豪門巨賈所能想像者?」缺空詞語可以是 A‧甘旨 B‧菽水 C‧粗糲 D‧草具 E‧疏食。

42.「看他那付□□的樣子,難怪很少有人願意和他打交道。」缺空詞語可以是 A‧拱手  B‧矜伐 C‧暴抗 D‧逸墜 E‧倨傲。

43.「郭晞□卒為暴,殘害無辜,所以段太尉自薦以整軍紀。」缺空的字可以是 A‧恣 B‧肆 C‧伍 D‧聽 E‧逸。

44.「平時嚴□士卒,戰時才能旅進旅退,視死如歸。」缺空的字可以是 A‧佚 B‧竄  C‧戢 D‧白 E‧束。

45.「謙□有禮的學生,必能得到師長的喜愛。」缺空的字可以是 A‧諭 B‧遜 C‧詎 D‧戚 E‧巽。

46.「賣酒的人家,時常□著酒旗以招徠顧客。」缺空的字可以是 A‧挂 B‧縣 C‧固 D‧柱 E‧丐。

47.柳宗元 A‧字子厚,世稱柳河東 B‧因參與韓愈之政治改革運動,貶為永州司馬 C‧柳宗元勤政愛民,政績卓著,卒於永州司馬任上 D‧劉禹錫編集柳氏詩文遺稿,成柳河東集傳世 E‧柳宗元文與韓愈並稱韓柳,並為唐宋古文八大家。

48.柳宗元 A‧擅長山水遊記,文筆清麗 B‧為文勇於創新,常以幽默諷刺的筆法,反映嚴肅的主題 C‧文章雄深雅健,俊潔精奇 D‧提倡新樂府運動,於中唐詩文自成一家 E‧詩有強烈的感染力,為後世遊賞詩歌的楷模。

49.柳宗元 A‧字子厚 B‧擅寫山水文學 C‧永州八記為其山水文學之代表作 D‧韓愈稱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長卿 E‧或謂其寫景,實出於桑欽之水經注。

50.柳宗元 A‧因提倡古文運動而被貶 B‧韓愈稱其文似司馬遷 C‧其文清新平易,與俗通流 D‧寓言文字甚為深刻 E‧永州八記全為記遊之作。

51.段太尉逸事狀 A‧段太尉,名成公,字秀實,唐人 B‧逸事,又作「佚事」,指散佚的事跡 C‧狀,只記錄死者的逸事,其他生平事跡則從略 D‧逸事狀,又叫行狀,係記生平行事的文體,以供寫墓志或史傳者採擇 E‧段太尉逸事狀為柳宗元永州之作。

52.段太尉逸事狀 A‧唐柳宗元作於柳州,屬於晚年的作品 B‧時人稱太尉「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柳氏不以為然而作 C‧以小說筆法敘寫傳記,通篇夾敘夾議 D‧各段各不相連,但經作者刻意安排之後,自成完足的文章 E‧文中三件軼事旨敘段太尉的剛、慈、節。

53.段太尉逸事狀 A‧三件軼事係按段太尉的生平次序安排 B‧表彰段氏以笏擊賊乃「遇不可,必達其志」,絕非匹夫之勇 C‧此文乃進呈史官韓愈之作 D‧旨敘段太尉勇於任事、仁厚慈惠、廉貞不苟三事 E‧逸事各段係以「始」、「先是」、「而後」發起該段文字,故通篇頗能銜接一氣。

54.柳宗元、韓愈 A‧河東為柳先祖之居地,昌黎乃韓之郡望 B‧柳因王叔文黨被貶,韓亦曾因諫迎佛骨被貶 C‧韓稱柳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子長即司馬相如 D‧二人皆提倡散文 E‧韓、柳、劉禹錫、歐陽修、王安石、三蘇,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

55.柳宗元、蘇轍 A‧柳宗元擅長山水遊記;蘇轍擅長策論 B‧柳宗元卒於柳州刺史任內,世稱柳柳州;蘇轍歸隱潁州自號潁濱遺老 C‧柳宗元之文雄深雅健,俊潔精奇;蘇轍之文汪洋澹泊,體氣高妙 D‧柳宗元字子由;蘇轍字子厚 E‧柳宗元為文勇於創新,著有柳河東集;蘇轍生性沉靜,著有欒城集。

56.段太尉逸事狀、秦士錄、范進中舉比較 A‧逸事狀只記死者逸事,錄與正史列傳有別,范進中舉屬於長篇文言小說 B‧作者依次為唐柳宗元、明宋濂、明吳敬梓 C‧文中主要人物依之為段秀實、鄧弼、范進 D‧主旨依次為敘段秀實之剛、慈、節,敘鄧弼允文允武而不得重用,敘范進之熱中功名 E‧作文動機依次為進呈史官韓愈,責元未能用才,諷刺八股取士之失。

57.段太尉逸事狀 A‧文天祥正氣歌譽段秀實﹁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B‧尹少榮責白孝德不敬、不恥、不愧 C‧崔能備得太尉遺事,柳宗元與之「覆校無疑」 D‧郭晞為汾陽王郭子儀之子,時任尚書 E‧焦令諶恣卒為暴,段太尉曾曉以大義。

58.古文名家 A‧蘇軾長於策議論辨,詩詞書畫亦冠絕一時 B‧歐陽修倡古文,以明道致用為主 C‧韓愈以發揚聖學為己任,提倡散文,務斥駢體 D‧方苞嚴標義法,非闡道翼教有關人心之文不苟作 E‧柳宗元之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59.段太尉逸事狀 A‧太尉任職涇州刺史,白孝德「戚不敢言」與段太尉勇於任事,形成強烈的對比 B‧太尉任職營田官,尹少榮怒責焦令諶不敬、不恥、不愧 C‧太尉徵為司農卿,朱泚行賄,太尉置之梁木上;奪笏擊賊,更顯其廉貞之節 D‧本文係屬進呈史官韓愈之秦疏 E‧本文作於貶居柳州,時為唐憲宗元和九年。

60.段太尉逸事狀 A‧「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屬於頂針 B‧「欲誰歸罪」屬於錯綜 C‧「言氣卑弱」屬於倒裝 D‧「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屬於誇飾 E‧「裂裳衣瘡」屬於轉化修辭。

61.段太尉逸事狀 A‧「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意謂尚書郭晞,暫代邠州節度使,率軍駐紮於行營之內 B‧「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C‧「率以貨竄名軍伍中」之「竄名」,謂冒名頂替 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意謂天子將暴民交付給您審理 E‧「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之「無寇暴死」,意謂無敵寇之侵擾,而慘遭殺害。

62.段太尉逸事狀 A‧段太尉,即段秀實。其任職太尉時,嘗奪笏襲擊朱泚而遇害 B‧「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意即「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 C‧「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之「恬然」,謂戚不敢言 D‧「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意謂段太尉下令逮捕十七人,梟首以示眾 E‧「無傷也,請辭於軍」是說:沒有什麼關係,到軍中去謝罪就可以了。

63.段太尉逸事狀 A‧逸事狀,又稱「行狀」,是記述死者生平逸事的文體 B‧「選老躄者一人持馬」,是說挑選一名老邁的士兵牽馬 C‧「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可見段太尉威武不屈,從容鎮定的神態 D‧「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是說士兵們不應作亂以毀其家聲 E‧「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意謂郭晞仗恃父勢,而恣卒為暴。

64.段太尉逸事狀 A‧本文旨在提供史館資料,以及為段秀實闢謠 B‧「殺一老卒,何甲也」之「老卒」,即「選老躄者一人持馬」之「老躄者」 C‧「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中」之「惡子弟」,即指「偷嗜暴惡者」而言 D‧「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願奉軍以從。」之「願奉軍以從」,意謂願將軍權交予太尉執掌 E‧段秀實與柳宗元同朝為官,交稱莫逆。

65.段太尉逸事狀 A‧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記敘文之傳狀類 B‧「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此上馬嶺,歷亭鄣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意謂所寫逸事狀,言之有徵,絕非信口雌黃 C‧「涇州野如赭」,意謂涇州大旱,野無草 D‧「副元帥勳塞天地,當務始終」,意謂應使郭子儀之豐功偉業,得以善始善終 E‧「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意謂如不制暴懲凶,則禍亂將作。

66.由下列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段太尉是一位外柔內剛之人 A‧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 B‧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既食,曰:「吾疾作,願留宿門下。」 C‧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去血,裂裳衣瘡 D‧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 E‧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

67.段太尉逸事狀 A‧文中通過三件逸事的敘述,以說明段秀實敢於以笏擊賊,絕非匹夫之勇,而是平素人格的自然表現 B‧「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句中「執事」是指韓退之 C‧「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此係段秀實怒斥朱泚之語 D‧「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句中「尚逸墜」是指段太尉之逸事而言 E‧「太尉婿韋晤堅拒,不得命」之「不得命」,謂以死表明心志。

68.下列引號中的詞語,讀音兩兩相同的是 A‧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B‧「椎」釜鬲甕盎;夜「縋」而出 C‧老「校」退卒;覆「校」無疑 D‧為人「姁」姁;「栩」栩如生 E‧不「嗛」;「阡」陌交通。

69.下列引號中的詞語,讀音兩兩相異的是 A‧狀辭甚「巽」;奢則不「孫」,儉則固 B‧晞一營大「譟」;民國「肇」造 C‧顧「叱」左右;逆閹防「伺」甚嚴 D‧涇州野如「赭」;心志安於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 E‧戒候卒擊「柝」衛太尉;君何至相視如涕「唾」。

70.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領行營節度使」之「領」、「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之「署」,皆「代理」之意 B‧「率以貨竄名軍伍中」之「竄」,義同於「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之「竄」 C‧「太尉自州以狀白府」之「白」、「為白尚書,出聽吾言」之「白」,其義相同 D‧「斷頭注槊上」之「注」、「書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之「揭」,皆「懸掛」之意 E‧「取騎馬賣,市榖代償」之「市」,義同於「求善賈而沽諸」之「沽」。

7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太尉判狀辭甚巽」之「巽」、「巽與之言,能無說乎」之「巽」,皆「委婉」之意 B‧「傲天災、犯大人」之「傲」、「輕霜露而狎風雨」之「輕」與「狎」,皆有「無視」之意 C‧「願奉教」、「願奉軍以從」、「逮奉聖朝」,以上三「奉」字,其義皆異 D‧「無傷也,請辭於軍」之「辭」,義同於「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之「辭」 E‧「手注善藥」之「注」、「傅以善藥」之「傅」,皆「塗抹」之意。

72.下列引號中的詞語,詞義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建」翠鳳之旗 B‧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 C‧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呈卷,即面「署」第一 D‧恣「卒」為暴;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 E‧尚書「固」負若屬耶;「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

73.下列引號中的詞語,當「如果」解的選項是 A‧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 B‧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C‧「即」不能答,當血是刃 D‧「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 E‧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

74.下列引號中的詞語,當「往」解的選項是 A‧以「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梁木上 B‧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C‧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D‧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E‧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75.下列引號中的詞語,當「汝」解的選項是 A‧人且飢死,「而」必得榖 B‧某所,「而」母立於茲 C‧「若」不知關中有鄧伯翊耶 D‧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E‧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76.下列引號中的詞語,詞義皆異的選項是 A‧「戚」不敢言;以為無「虞」而不知畏;不「患」人之不己知 B‧太尉自州以「狀」白府;太尉判「狀」辭甚巽;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 C‧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其虧國體為「已」甚;庭中始為籬,「已」為牆 D‧「果」不用吾言;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E‧「會」州刺史崔公來;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會」丞相與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77.下列引號中的詞語,詞性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率以「貨」竄名軍伍中;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 B‧太尉自州以狀「白」府;「傲」天災,犯大人 C‧殺一老卒,何「甲」也;取騎馬賣,「市」榖代償 D‧以「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梁木上;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 E‧裂裳「衣」瘡,手注善藥;幸致貨幣,「慎」勿納。

78.下列引號中的詞語,當「致使動詞」用的選項是 A‧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B‧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 C‧直可驚天地,「泣」鬼神 D‧尚書依副元帥不「戢」士 E‧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

79.下列有關通同字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吾未晡食」之「晡」,通「哺」 B‧「人且飢死,而必得榖」之「而」,通「爾」 C‧「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之「識」,通「志」 D‧「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之「嗛」,通「謙」 E‧「太尉判狀辭甚巽」之「巽」,通「遜」。

80.單詞代換 A‧尚書「固」負若屬耶:豈 B‧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怡 C‧自「哺」農者,然後食:餵 D‧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懼 E‧「釜」鬲甕盎道上:鍋。

81.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以貨竄名:謂以行賄手段而列名其中 B‧群行丐取:謂結伙勒索 C‧假設草具:謂乞討殘羹冷飯 D‧仁信大人:謂仁厚信實之天子 E‧縱卒無賴:謂縱容無賴之士卒。

82.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封識具存:形容事物原封未動 B‧亭鄣堡戍:謂亭臺樓閣 C‧老校退卒:指年老的軍官,退伍的士兵 D‧覆校無疑:謂復查無誤 E‧言氣卑弱:形容言辭之阿諛。

83.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 A‧以色待物:謂用疾言厲色待人接物 B‧低首拱手:形容謙遜有禮的樣子 C‧言信行直:謂言語信實,行為正直 D‧當務始終:謂行事有條理 E‧無寇暴死:謂未遭迫害,而突然死去。

84.成語比較 A‧「言氣卑弱」與「氣息奄奄」,皆形容人之將死 B‧「以色待物」與「視如涕唾」,皆形容待人之輕視傲慢 C‧「無寇暴死」與「戕摩剝削」,皆可用以形容虐政之害民 D‧「假設草具」與「簞食瓢飲」,皆形容飲食之菲薄 E‧「恣卒為暴」與「縱卒無賴」,皆可用以形容軍紀之敗壞。

85.成語比較 A‧「偷嗜暴惡」與「放辟邪侈」,皆可用以形容人之為非作歹 B‧「勳塞天地」與「功垂竹帛」,皆可形容功勳之大 C‧「取名天下」與「名滿天下」,皆形容名氣之大 D‧「戚不敢言」與「匹夫之勇」與「血氣之勇」,皆指小勇。

86.下列成語,何者為反義詞 A‧偷嗜暴惡;尊仁安義 B‧戚不敢言;昌言無忌 C‧當務始終;半途而廢 D‧言氣卑弱;唯唯諾諾 E‧以色待物;善氣迎人。

87.「時下利慾薰心的人,盡做些□□□□之事,真令有識之士為端正世風而憂。」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偷嗜暴惡 B‧作姦犯科 C‧危言危行 D‧敗度滅義 E‧斬刈殺伐。

88.「在暴政的統治下,人人□□□□,唯恐言多賈禍。」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戚不敢言 B‧噤若寒蟬 C‧妄口巴舌 D‧三緘其口 E‧舌敝唇焦。

89.「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為萬民所景仰。」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勳塞天地 B‧功成行滿 C‧功參造化 D‧功垂竹帛 E‧功標青史。

90.「像他這樣的□□□□,正是我們取法的對象,怎可不見賢思齊呢?」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仁信大人 B‧仁人莊士 C‧愷悌君子 D‧狷介之士 E‧開晦公子。

91.「古今民族英雄,為追求正義而□□□□,其英風偉你烈,永垂青史。」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奮不慮死 B‧朝不慮夕 C‧不恤生死 D‧生死以之 E‧生死予奪。

92.「段太尉謙恭有禮,□□□□,未嘗疾言厲色,實乃一位爾雅儒者。」缺空的詞語可以是 A‧言氣卑弱 B‧俯首吐心 C‧言和色怡 D‧言語姁姁 E‧如脂如韋。

93.下列解釋,何者為正確 A‧「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之「寓軍」,即「奉軍」 B‧「天子以生人付公理」之「公」,猶「子」 C‧「以刃刺酒翁,壞釀器」之「酒翁」,即「酒太公」 D‧「老躄者一人持馬」之「躄者」,即「跛者」 E‧「甲者愕」之「愕」,即「瞿」。

94.下列解釋,何者為正確 A‧「公幸教晞以道」之「幸教」,即「賜教」 B‧「願奉軍以從」之「奉軍」,即「率軍」 C‧「皆解甲,散還火伍中」之「解甲」,即「卷甲」 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之「生人」,即「罪犯」 E‧「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之「晡」,即「午」。

95.下列解釋,何者為正確 A‧「請假設草具」之「假設」,即「陳列」 B‧「命持馬者去,旦日來」之「旦日」,即「明天」 C‧「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之「謝」,即「辭」 D‧「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之「姁姁」,即「申申」 E‧「段公仁信大人也」之「大人」,猶「長者」。

96.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率以貨竄名軍伍中」之「軍伍」,義同於「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之「行陣」 B‧「奈何欲以亂敗郭氏」之「奈何」,義同於「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之「奈何」 C‧「願奉教」之「奉教」,義同於「公幸教晞以道」之「幸教」 D‧「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之「先是」 E‧「及過,泚固致大綾三百匹。太尉婿韋晤堅拒,不得命」,句中「固致」與「堅拒」,其義相反。

97.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之「大節」,義同於「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之「大節」 B‧「今日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之「出入」,義同於「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之「出入」 C‧「請假設草具」之「草具」,與「象白駝峰」其義相反 D‧「農且飢死,無以償」之「無以」,義異於「處賤,無以拒也」之「無以」 E‧「戒候卒,擊柝衛太尉」之「候卒」,義同於「涕泣謀於禁卒」之「禁卒」。

98.下列引號中的詞語,何者當「百姓」解 A‧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C‧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D‧棄「黔首」以資敵國 E‧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99.下列詞語,何者為同義詞 A‧姁姁;恂恂 B‧執事;足下 C‧晡時;申時 D‧行步;行走 E‧封識;封題。

100.下列詞語,何者為同義詞 A‧大人;君子 B‧盛怒;大恚 C‧無傷;無恙 D‧火伍;隊伍 E‧草具;惡食。

101.下列詞語,何者為反義詞 A‧大人;姦人 B‧姁姁;惻惻 C‧晡食;朝食 D‧若屬;俺們 E‧大譟;恬淡。

102.段太尉逸事狀 A‧段太尉,名秀實,字成公,諡忠烈 B‧逸事,又作「佚事」,指散佚之事 C‧世人以為段秀實奪笏擊賊,只是匹夫之勇;柳宗元因作此狀,而為太尉辯誣 D‧作者為此文時,任職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 E‧本文係上呈天子,以供褒揚之參考。

103.段太尉逸事狀 A‧「遇不可,必達其志」,為一篇立論之重心 B‧本篇是通過人物自己的言行,以表現其個性,絕少有主觀的評論或褒貶 C‧「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一句,最足以表現段太尉仁厚慈愛之德 D‧本文旨在敘述段太尉三件逸事: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諶、廉顯治事堂 E‧此文作於段太尉逝世之周年。

104.段太尉逸事狀 A‧篇中記述段太尉之世系、籍貫,及生平事跡甚詳 B‧本文旨在表彰段秀實平素的忠勇節義,以證明秀實之奪笏擊賊,並非偶然 C‧「遇不可,必達其志」,最足以說明段秀實一生之志節 D‧本文以白孝德之怯懦、焦令諶之橫暴、朱泚之奸詐為反襯,使段秀實之人格更顯光彩 E‧篇中對於朝廷之不能重用人才,而導致民不聊生,深致慨嘆。

105.段太尉逸事狀 A‧本文係寫給任職史館修撰的韓愈,以為修史時之參考 B‧「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乃說明呈文之原因 C‧舊唐書中段秀實傳,即取材於本文 D‧文中無一語抒情,而傷時憂世之意,自然盈溢 E‧篇中雖無一句議論,而臧否抑揚之判,較然可分。

106.段太尉逸事狀 A‧本篇為「行狀」的變體 B‧段秀實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 C‧段秀實因反對朱泚叛亂,以笏擊泚而遇害,卒後追贈司農卿 D‧本文與永州八記,皆作於貶謫永州司馬之任內 E‧文天祥正氣歌:「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即為歌頌段秀實之事跡 E‧本篇所敘段太尉三件逸事,皆可以「遇不可,必達其志」,來說明段太尉處事之態度。

107.逸事狀 A‧逸事,又作「佚事」,指散佚之事跡 B‧狀,又叫「行狀」、「行述」;是記敘死者世系、籍貫、生卒年月,以及生平行事的文體,供撰寫墓誌或史傳之參考 C‧狀、誄、事略,皆為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文體 D‧逸事狀,記錄死者的逸事,所載之事跡皆不見於正史 E‧逸事狀,是行狀的變體。

108.段太尉逸事狀、秦士錄、左忠毅公軼事 A‧三文皆屬記敘文之傳狀類,皆為已故之人所作 B‧文中所記述者,均為前朝之人物 C‧作者分別是柳宗元、宋濂、方苞 D‧文中所記人物,皆為姦佞所椪陷;作者為文之目的,皆在表彰志節,並為史館提供修史之資料 E‧三者之文體,皆有別於正史之列傳。

109.段太尉逸事狀、秦士錄、左忠毅公軼事 A‧三文之內容皆不見載於史傳 B‧狀、錄、軼事,皆為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文體 C‧段文介紹段秀實三件軼事: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諶、廉顯治事堂 D‧秦文介紹鄧弼之才學、武藝、際遇 E‧左文介紹左光斗二件軼事:視學京畿,獎掖後進;身陷囹圄,訓勉報國。

110.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段太尉逸事狀,以對比法凸顯人物性格特徵 B‧師說,以對比法凸顯士大夫恥於相師的弊端 C‧岳陽樓記,以對比法表現仁人志士的胸懷 D‧教戰守策,以對比法說明教民戰守的必要 E‧司馬季主論卜,以對比法闡論盛衰禍福的因果關係。

11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段太尉逸事狀,學史漢而能成自然 B‧指喻,醫者論疾一段,脫胎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C‧秦士錄「史官曰」一段、項脊軒志「項脊生曰」一段,皆效法史記論贊之聿法而作 D‧司馬季主論卜,仿屈原卜居的表現手法而作 E‧黃州快哉亭記,模仿蘇軾超然臺記而作。

112.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段太尉逸事狀,可分為「逸事」與「呈文」兩部分;項脊軒志,可分為「正文」與「後記」兩部分 B‧段太尉逸事狀,以對比法凸顯段秀實的忠勇節義 C‧秦士錄,以白描法表現鄧弼的文才與武藝 D‧左忠毅公軼事,以烘托法描寫左光斗之行誼 E‧段太尉之教訓郭晞、燭之武之說秦君,皆處處為對方著想,故特具說服力。

113.下列文章之敘事,何者依時間之先後為序 A‧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 B‧李白的長干行 C‧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D‧宋濂的秦士錄 E‧方苞的左忠毅公軼事。

114.文人與別號 A‧柳宗元,世稱柳柳州、柳河東 B‧蘇轍,自號飲冰遺老 C‧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D‧歸有光,自號項脊生,世稱潛溪先生 E‧方孝孺,世稱正學先生。

115.韓愈、柳宗元 A‧並稱韓柳,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B‧柳以坐王叔文黨事,被貶永州司馬 C‧韓愈以諫佛骨事,被貶潮州刺史 D‧蘇軾謂韓文:「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謂柳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E‧昌黎為韓之郡望,故常自稱韓昌黎;河東為柳之籍貫,故世稱柳河東。

116.柳宗元之文學成就 A‧記遊之文,能以情觀景,借景抒情;文筆清麗,有強烈的感染力 B‧與白居易並稱柳白 C‧所為文雄深雅健,俊潔精奇 D‧所作篇章,不重文字宮律之奇美,而以反映人生,諷刺社會為本 E‧因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活動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司馬為閒職,於是寄情山水,讀書創作;著名之永州八記,即作於此時。

117.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柳宗元之文,善以幽默諷刺筆法,反映嚴肅主題 B‧韓愈之文,以「載道」為主,氣魄雄渾,語言精煉 C‧方苞之文,以「雅潔」著稱,非闡道翼教之文,決不苞作 D‧顧炎武學識淵博,留心經世致用之術 E‧劉基之詩歌與高啟齊名,散文與宋濂並稱。

118.柳宗元 A‧字子厚 B‧擅寫山水文學 C‧永州八記為其山水文學之代表作 D‧韓愈稱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長卿 E‧或謂其寫景,實出於桑欽之水經注。

119.下列選項,何者含有倒裝句法 A‧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 B‧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C‧君終不我從,必殺君!亡命走山澤耳,不能忍君苦也 D‧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E‧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恐,然孰與夫一旦之危哉?

120.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為反詰語氣 A‧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 B‧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C‧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 D‧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E‧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丙‧閱讀測驗

  人之受氣於天,何其不同也!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於娣姒,於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夫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守禦之臣,憑堅城深池之險,儲蓄山積,貨財自若;冠冑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城而去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李翱楊烈婦傳】

1.「辨行列,明攻守」意謂 A‧整治軍隊,明悉用兵之道 B‧明辨進退,知道用舍行藏 C‧熟悉家務,能夠灑掃應對 D‧了解大義,深明聖賢道理。

2.「負弓矢而馳」意謂 A‧戰敗而後逃逸 B‧交戰追亡逐北 C‧背箭騎馬馳騁 D‧深知攻守之道。

3.「儲蓄山積」意謂 A‧武器多如山高 B‧士兵聚集眾多 C‧糧食堆積如山 D‧防務堅固不搖。

4.「冠冑服甲」意謂 A‧全付武裝 B‧士氣高昂 C‧整齊畫一 D‧枕戈待旦。

5.本文旨在說明 A‧勇者必善於戰 B‧仁者必能有勇 C‧仁勇必須兼顧 D‧與其有勇,不如有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