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說新語 練習題

一. 單一選擇題

1.「庾公有的盧」本則短文,其寓意為(A)有陰德者,必有陽報(B)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D)賣之必有買者

2‧「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意謂(A)我的才氣不如你,走了三十里路才覺悟(B)我的才能不如你,竟覺得有三十里之遠(C)我的才氣不如你,竟差了三十里之遠(D)我的才幹不如你,就像三十里那麼長。

3‧世說新語夙慧篇「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一文,其寓旨為(A)提醒君臣,應化悲憤為力量,以早日收復中原失土(B)勸父收復失土可期,事在人為;若只知飲宴,不知振作,則復國返京遙遙無期(C)君主荒淫無度,大臣怠忽國事,而忘復國返京之事(D)國君懷復國之心切,無奈臣民之圖苟安,不思振作。

4‧關於世說新語五則,下列敘述何者為是(A)「孫叔敖殺蛇」孫叔敖人名姓孫(B)「今之視古」猶後之視今一則中主要在諷京房應當具有知人之明(C)「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意謂吉人通常不善辭令(D)「黃絹幼婦外孫 臼」八字乃蔡邕讀曹娥碑文後,所題之隱語。

5‧世說新語五則中「舉目見日,不見長安」一則,晉元帝問長安與日孰遠?明帝先後答「日遠」「日近」,各有何喻意(A)「日遠」乃喻收復失土難;「日近」乃喻苟安江南易(B)「日遠」乃喻返歸故土不難;「日近」乃喻保持現狀難(C)「日遠」乃慰其父復國可期;「日近」乃惕東渡群臣,當戮力王室,克復神州(D)「日遠」乃告其父復國無望,暫且苟安江南;「日近」乃勉群臣勿貪享安樂,忘復國大業。

6‧世說新語屬於(A)筆記小說(B)章回小說(C)傳奇小說(D)話本小說。

7‧劉義慶(A)性簡素,寡嗜欲(B)性儉素,不求仕進(C)性豪放,喜交賓友(D)性峻急,嫉惡如仇。

8‧世說新語原名(A)世說(B)世語(C)世新(D)世論。

9‧世說新語(A)章回小說之濫觴(B)元戲曲之初祖(C)目錄學之祖(D)說部之先河。

10‧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亮不肯出售的盧之行為其精神與下列哪一選項最相似(A)先天下之憂而憂(B)後天下之樂而樂(C)天道何親?唯德之親(D)今之視古亦猶後之視今(E)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後人。

11‧「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是因為(A)吉人多不善言辭(B)吉人必辭寡,躁人不必辭多(C)吉人恐身之不逮,故寡言(D)吉人不注重言辭,故辭寡。

12.「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 臼』八字。」「黃絹幼婦外孫 臼」意謂(A)外祖外孫(B)絕妙好辭(C)披紗少婦(D)少婦少女。

13.漢元認為幽、之君所以亡,其因乃在(A)寵愛褒姒(B)寵愛驪姬(C)廢嫡子立庶子(D)任人不忠。

14.根據「今之視古,猶後之視今」一則故事內容推理、判斷,本則乃出自世說新語中的(A)德行(B)言語(C)傷逝(D)規箴。

15.「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由此可知庾亮其人具有:(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器量(B)「寧人負我,勿我負人。」的涵養(C)「赤膽之忱,為國盡忠」的抱負(D)「深謀遠慮,未雨綢繆。」的眼光。

16.「庾亮賣馬」與「叔敖埋蛇」兩則故事,都是顯示人性的光輝:(A)兩者均節烈的故事(B)前者為忠道,後者為恕道(C)兩者均為仁恕的精神(D)前者為節義精神,後者為忠孝的精神。

17.以「撒鹽空中」喻雪不如以「柳絮因風起」之喻是因為:(A)「撒鹽空中」缺乏動感,而「柳絮因風起」才能引發動態的聯想(B)「鹽」乃尋常俗物,「柳絮」乃一可常見之珍物(C)在修辭技巧上有高下之別(D)「柳絮因風起」比較能兼顧美感與意象。

18.試究「吉人之辭雰,躁人之辭多。」下列何者不當?(A)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B)躁人患人之不己知,故急於表現(C)「辭多」表辯才無礙,能言善道(D)「辭寡」表示言詞簡潔而中肯。

19.世說新語之觀人以言一則中可看出:(A)由人答話敏捷貼切以見其才氣之高(B)那些氣度非凡者,借機發論,常寓有警勉之意(C)提示吾輩,視聽言動當謹慎靜默,切勿急躁多言(D)「柳絮因風起」喻白雪紛飛之狀,引喻切當,至為高妙傳神。

20.「將恐今之視古,亦後之視今也。」意謂:(A)千古風流人物,總被雨打風吹去(B)為政當具知人之明,免蹈古人覆轍(C)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D)為政在人,以古為鏡,可知興替。

二.多重選擇題

1.「魏武乃曰:『吾已得。』」句中「乃」字,與下列那一項中的「乃」字同義?(A)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B)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C)周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親得之於史公云(D)間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E)羲之之書,晚「乃」善。

2.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喻雪」中,謝安之喻俗拙,映襯出謝道韞的高妙傳神(B)「觀人以言」一則,表現子猷、子重浮躁,襯托子敬之莊重沈穩,是映襯(C)「黃絹幼婦外孫 臼」八字乃蔡邕讀曹娥碑文後,所題隱語,即所謂「絕妙好辭」也。此法是修辭學中之「析字格」(D)庾亮不願將兇馬賣給他人,具有仁恕的美德(E)京房以古喻今,諷諭漢元應具知人之明。

3.句法與修辭:(A)「其任人不忠」乃「其所任之人不忠」的省略句(B)「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就形式而言為排比(C)「佑不忠而任之,何邪?」此為提問之句(D)喻雪一則,「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為以物擬物之比擬法(E)「白雪紛紛何所似」為設問兼明喻。

4.下列引號中的詞語,何者為反詰的語氣?(A)「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B)「乃」覺三十里(C)「豈」知不忠而任之(C)「將」恐今之視古,亦猶後之視今也(E)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

5‧下列「」內的字詞,何者當動詞用?(A)或「語」令賣去(B)「撒」鹽空中差可擬(C)「向」三賢孰愈(D)「吉人」之辭寡(E)亡國之君,各「賢」其臣。

6‧下列字義,何者正確?(A)乃「覺」三十里,相差的意思(B)「向」三賢孰愈,前也(C)「寧」可,豈也(D)撤鹽空中「差」可擬,略也(E)未若柳絮「因」風起,憑藉。

7‧下列通同字,何者正確?(A)「坐」客問謝公:同「座」(B)「向」三賢孰愈,通「嚮」(C)解「不」,同「否」(D)絕妙好「□」,通「辭」(E)何「邪」,通「耶」。

8‧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枕藉」之「藉」、「藉卉」之「藉」均為「坐臥」之意(B)「向者孰勝」之「向」、「尋向所誌」之「向」,均為「方才」之意(C)「瀚海闌干百尺冰」之「闌干」、「夢啼妝紅闌干」之「闌干」皆「縱橫」之意(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之「共」、「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之「共」,皆「共同」之意(E)「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之「為」與「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之「為」,皆「偽裝」之意。

9‧下列那幾組是同義詞(A)「病革」與「病危」(B)「摩挲」與「婆娑」(C)「須臾」與「俄頃」(D)「殘臘」與「蠟淚」(E)「天涯」與「咫尺」。

10‧下列各句中括號之字的解釋何者正確(A)人焉「廋」哉─藏匿(B)堯舜其猶「病」諸─難也(C)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舒服(D)「自」有山河之異─因也(E)乃「覺」三十里─悟也。

1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藉卉」,相聚飲宴(B)「戮力」,并力(C)「俄而」,不久(D)「居然」,顯然(E)「舉目」,搖頭。

12‧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乃覺三十里」意謂「差以毫釐,謬以千里」(B)「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意謂風景沒有什麼不同,惟國仇家難在身,感受有所不同(C)「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意謂太陽易見,長安淪陷欲見不得(D)「藉卉飲宴」意謂坐於草地上喝酒作樂(E)「向三賢孰勝」意謂過去的三位賢人誰最好。

13‧小說(A)四庫全書總目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列小說類書籍於子部(B)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四部小說,僅三國演義收入四庫全書中(C)世說新語、儒林外史、老殘遊記都採章回體寫成(D)唐代傳奇小說屢為元明戲劇所取材(E)干寶搜神記是晉代很著名的志怪小說。

14.「世說新語」一書(A)屬筆記小說類(B)成於劉義慶一人之手(C)所記多東漢至東晉間高士言行,軼聞瑣事(D)原名「世說」,隨聞隨記,未曾分類(E)為東漢以後品鑑人物,魏晉尚清談風氣下的產物。

15.句法與修辭(A)世說新語的文字特色在於清、新、簡、雅(B)於文中徵引史例、經籍,稱之為「用典」,如本文中引用孫叔敖埋蛇之事即是(C)將外物以擬人,是為擬人法;以人比物,是為擬物法,如「未若柳絮因風起」即採以物擬物之手法(D)講話行文時,故意就文字的形體、聲音、意義加以分析叫做「拆字」,如本課以「幻婦」析義為「少女」;合字為妙(E)針對兩種不同的的人、事、物,從兩種不同的觀點予以描寫形容,叫做「對襯」,如本文的「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16.世說新語(A)原名世說新書,共分三十六篇(B)每則按其前幾字冠以題目,下注選自卷次(C)由於東漢喜品評人物,魏晉尚清談,於是助談之書乃興,本書為其中最著者,屬筆記小說(D)所記多為東漢至東晉間高士言行,軼聞瑣事(E)起自仇隙,終於德行,以類相從。

17.世說新語(A)作者為南宋臨川王劉義慶(B)鄭玄作注(C)文字清俊簡麗,極富文學價值(D)用駢體文寫成,記事機趣橫生(E)所記多東漢至東晉間高士言行、軼聞瑣事。

18.世說新語、紅樓夢(A)都是小說(B)都用章回體寫成(C)世說新語,劉義慶撰;紅樓夢,曹雪芹撰(D)世說新語原名為世說新書,紅樓夢原名石頭記(E)世說新語所記多為東漢至東晉間高士言行;紅樓夢所寫伯者一生所見所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