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斗斛之祿」意謂(A)達官顥宦(B)在朝為官(C)享有封邑(D)微薄俸祿。D

2‧「宜業其家」意謂(A)應能繼承他的家業(B)可以建設他的家園(C)能夠繼承祖先的德業(D)得以照顧後代的子孫。  A

3‧下列何者是「時常痛得很厲害」(A)動輒得咎(B)動見膽觀(C)往往而劇(D)歷歷在目。  C

4‧列何者是「不識其父」(A)不省所怙(B)承先人後(C)克家令子(D)孓然一身。  A

5‧「視茫茫」之意為(A)眼睛看不見(B)視力模糊(C)手足無措(D)聽而不聞。B

6‧「毛血」二字之意為(A)志向(B)勇氣(C)皮膚(D)體力。  D

7‧下列何者是「希望神靈享用祭品,為祭文結尾之套語」(A)奠祭(B)尚饗(C)時羞(D)甘旨。  B

8‧「惟兄嫂是依」之「是」字,其正確解釋應為(A)此(B)則(C)斯(D)無義。D

9‧「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之「其」字,其正確解釋應為(A)若(B)則(C)指稱詞,他(D)抑。  D

10‧「其無知,悲不幾時」之「其」字,其正確解釋應為(A)而(B)則(C)抑(D)若。  D

11‧「死而有知,其幾何離」之「而」字,其正確解釋應為(A)若(B)則(C)抑(D)無義。  A

12‧「比得軟腳病」之「比」字,其正確解釋應為(A)較(B)此(C)近(D)易。C

13‧「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意謂作者(A)自信將享長壽(B)自傷不久人世(D)自嘆雖生猶死(D)自悲命途多舛。  B

14‧「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此二句在本文中為(A)怨恨問天之辭(B)哀痛呼天之辭(C)渴望祈天之辭(D)虔敬頌天之辭。  B

15‧「兩世一身」,形單影隻意謂(A)兩代只剩下一人(B)兩代各只一人(C)一人兼挑兩代(D)一人需負兩代責任。  B

16‧何者正確(A)「死而有知」之「而」,「其無知」之「其」,二字意同(B)「其幾何離」,言離別愈來愈遠(C)「悲不幾時」,言無限傷痛(D)「不悲者無窮期矣」,言不久當相聚於泉下。  A

17‧「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意謂(A)為「少者歿而長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之反常現象而傷痛不已(B)天道難測,為人不知如何自處(C)二人之子皆幼弱,不敢冀其必能成立(D)自歎血氣日衰,當亦不久於人世矣。D

18‧「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得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意謂(A)倒行逆施,天怒人怨(B)生死有命,窮通有時(C)幽冥異路,天人永隔(D)追述往昔,自咎自責。  D

19‧甲「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之「比」;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之「比」;丙「食之,比門下之客」之「比」;丁「比見晨光,則欣然有生望焉」之「比」;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比」。上述諸「比」字之意義(A)全同(B)全異(C)甲乙丙同(D)丙丁戊同。  B

20‧「不省所怙」意謂(A)不識其父(B)不知所措(C)不明事理(D)不及事奉父母。  A

21‧「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所表達的情感是(A)一悲一喜(B)一怨一慕(C)一疑一信(D)一緩一急。  C

22‧「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遠具時羞之奠」意謂(A)備辦應時祭品遙祭(B)遠遠祭奠,物品豐盛(C)按時備辦祭品致祭(D)備辦應時的祭品。  D

23‧「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遇汝從嫂喪來葬」意謂(A)遇見你隨嫂護兄喪歸葬河陽故里(B)遇到你與母親前來祭掃(C)遇到你護送汝嫂歸故里安葬(D)遇到你護母柩歸葬河陽。  D

24‧「兩世一身,形單影隻」意謂(A)兩代只存一人,孤獨無依(B)兩代單傳,僅存一人(C)門衰祚薄,一人承繼三代香火(D)兩代各祇一人,孤立而無依。  D

25‧「將成家而致汝」意謂(A)將成立家業而招汝來團聚(B)將助你成立家業(C)將請你協助我成立家業(D)將成一家之言而教你。  A

26‧「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就食江南」意謂(A)寄食於江南(B)淪落江南(C)遷居江南(D)謀生於江南。  D

27‧「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意謂(A)就在這一年,你請求我為你主持子女的嫁娶(B)每年你都回家探視妻兒(C)居住一年,就請求回去接妻兒來(D)停留了一年,你就請我回鄉接妻兒前來同住。  C

28‧「死而有知,其幾何離」意謂(A)死後有知,怎能相離(B)死後有知,不久當聚地下(C)死後有知,感傷別離(D)死後有知,內心傷痛。  B

29‧「汝之純明直業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宜業其家」意謂(A)應該在家鄉謀求發展(B)應該早日成就功業(C)應宏大家業(D)應能成立家業。  D

30‧「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意謂(A)體力志氣,日益衰微,死之不日矣(B)血氣日衰,豈能不多注重身體(C)身體雖已俱疲,但求為你了卻後事 (D)從你死後,內外煎熬。  A

31‧「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意謂(A)食言背信(B)所慮不深(C)造化弄人(D)禍不單行。  C

32‧「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意謂(A)不識自己的父親(B)不能省親掃墓(C)不識自己的母親(D)不知反省悔改。  A

33‧「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以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意謂(A)消極頹唐(B)心懷怨恨(C)心中想念(D)極端悲傷。D

34‧「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意謂(A)肯定必是事實(B)懷疑是否真實(C)時時朝思暮想(D)兩人牽攣乖隔。  B

35‧「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意謂(A)年老多病(B)纏綿床榻(C)志業未償。  C

36‧「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意謂(A)抱怨上天不公(B)感傷際遇不好(C)仕途未能如意(D)子嗣未能賢明。  A

37‧「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得撫汝以盡哀」意謂(A)悲慟之情,無休無止(B)生前死歿,俱皆無法相聚一起(C)祭奠之日,未能親自前往(D)喪葬禮儀,未能親自釐訂。  B

38‧「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意謂(A)仰視上天,前途茫茫(B)遙望上天,但祈賜福(C)懇求天助,以除困境(D)哀痛至極,籲天而呼。  D

39‧「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意謂(A)雖然高官禮聘,也不想與你相離雖有高官厚爵,也不離你上任(C)雖受權貴讒害,也不求辯解而離開你(D)雖有食邑萬戶,也不離你而去。  B

40‧「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括弧內的字可換為(A)豈、或(B)則、若(C)乃、然(D)將、而。  B

41‧下列關於祭十二郎文的文意,何者為是(A)「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不省所怙」意謂不明身世(B)「止一步,請歸取其孥」「請歸取其孥」意謂回家鄉娶妻成家(C)「彼蒼者天,曷其有極」「曷其有極」意謂哀痛何時能夠終了(D)「嗚呼哀哉!尚饗!」「尚饗」意謂猶有說不盡的哀痛。  C

42‧韓愈撰文自謂(A)昌黎韓愈(B)河陽(C)貞元韓愈(D)古文韓愈。  A

43‧唐宋八大家文鈔係為何人所編(A)清姚鼐(B)清方苞(C)明茅坤(D)明宋濂。  C

44‧祭十二郎文為(A)韻文(B)駢文(C)儷語(D)散文。  D

乙‧多重選擇題

1‧下列引號中的字,何者是無義的助詞(A)彼「其」能有所忍也(B)惟兄嫂「是」依(C)微「夫」之力不及此(D)溯「夫」吾黨革命之初心(E)高山仰「止」。  BDE

2‧「由小可以見大,觀微可以知著,此□□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也。」缺空的詞語可以是(A)奈何(B)所謂(C)於是(D)所以(E)以為。  BD

3‧古文家(A)韓愈,諡曰,後人稱韓文公,居唐宋八大家之首(B)柳宗元、酈道元,擅長寫景,亦以古文名家(C)歐陽修,號醉翁,諡文忠。力尊韓文,嘗知貢舉,扭轉文風(D)王安石,號半山,有才略,嘗創行新法,工為文,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E)方苞,號望溪,精古文,為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之祖。  ACDE

4‧「他上無父母,下無兄弟,□□□□,殊為可憐。」缺空的詞語可以是(A)孓然一身(B)兩世一身(C)甇甇獨立(D)形影相弔(E)孤苦伶仃。  ACDE

5‧國學常識(A)朱熹作集傳,能篤守詩序,以求詩旨(B)司馬光其人平易,為文則重藻飾,頗有漢魏六朝之風(C)歐陽修詞有清新婉約之美,蘇東坡詞有豪放飄逸之氣(D)沈佺期為詩,律體謹嚴精密,促使律詩達到完全成熟階段(E)「古文」運動,首倡自韓愈,然非一味強調模擬,而是以恢復古人為文之「自然」為目的。  CD

6‧陶潛、韓愈(A)潛撰文自稱靖節先生,愈撰文自謂昌黎先生(B)潛為田園詩人之宗;愈為古文八大家之首(C)潛作桃花源記,列詩前,一若其序也;愈作師說,以貽李蟠,亦猶贈序(D)蘇軾評潛之文曰:質而實綺,瞿而實腴;評愈之文為匹夫而為百世師(E)潛性高潔,詩文均樸質;愈自許其高,以發揚聖學為己任。  BCDE

7‧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惟兄嫂是依」之「是」,語詞,無義(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之「其」,豈(C)「死而有知,其幾何離」之「而」,助詞,無義(D)「其無知,悲不幾時」之「其」,則(E)「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之「如」,則也。AB

8‧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不省所怙」之「怙」,獲也(B)「止一歲」之「止」,停留(C)「比得軟腳病」之「比」,及也(D)「其又何尤」之「尤」,埋怨(E)「省墳墓」之「省」,祭掃。  BDE

9‧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A)悲不幾時:悲傷的時日沒有多久(B)兩世一身:喻情感很好(C)宜業其家:應能繼承其家業(D)斗斛之祿:形容微薄的俸祿(E)悱惻無極:悲痛之情無窮盡。  ACDE

10‧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A)如之奈何:無論如何(B)曷其有極:哀痛何時可已(C)形單影隻:形影相隨,十分孤單(D)零丁孤苦:喻刻苦耐勞(E)自許甚高:對自己的期望很高。  BCE

1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時羞」,應時的禮節(B)「零丁」,孤苦貌(C)「斗斛」,喻其少也(D)「毛血」,野蠻粗暴(E)「孩提」,幼兒。  BCE

12‧祭十二郎文(A)「遇汝從嫂喪來葬」意謂奉嫂之命辦理兄之喪事(B)「從嫂歸葬河陽」意謂隨嫂護送兄之靈柩來葬(C)「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意謂遠赴京師,謀取一官半職(D)「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意謂待事業有成,再請你來團聚(E)「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意謂作者駁斥不實之言。  BCD

13‧祭十二郎文(A)「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意謂不再留戀世間的繁華富貴(B)「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意謂相去甚遠,幽明兩隔(C)「死而有知,其幾何離」意謂死後將再相見。「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指派人準備豐盛的祭品前去祭拜(D)祭十二郎文係祭其姪韓會之文(E)文中敘其早年相依,中經離闊,姪死自責不堪之情。  ABCE

14‧「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文中「其無知」的「其」字,正確解釋應為(A)副詞,殆也。同「齊其聞之矣」的「其」(B)代名詞,彼也。猶「其待學者為已淺矣」的「其」(C)轉接連詞,抑也。猶「其又何經濟之足言?」的「其」(D)假設連詞,若也。同「其漸之滫」的「其」(E)疑問詞,豈也。同同「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之「其」。  D

15‧下列五句並有「比」字,選出「比」字意義相同之文句(A)「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C)願「比」死者一洒之(D)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E)「比」見晨光,則欣然有生望焉。  BE

16‧下列五句中並有「如」字,何者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之「如」字意義相同(A)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B)申申「如」也(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D)學「如」不及,猶恐失之(E)「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  D

17‧詞語異同(A)「兩世一身」與「世世代代」均指相繼不絕(B)「不省所怙」與「數典忘祖」均指忘其本(C)「萬乘公相」與「萬鍾之祿」均喻顯貴(D)「零丁孤苦」與「螢螢獨立」均喻孤獨貌(E)「不恤生死」與「視死如歸」均有抱定死志之意。  CDE

18‧詞語異同(A)「形影相依」與「形影相弔」均指情感深厚(B)「情同兄弟」與「情同手足」均喻交情之深(C)「視茫髮蒼」與「齒牙動搖」均指憤怒之狀(D)「刻苦為學」與「焚膏繼晷」均喻勤學(E)「宜業其家」與「克家令子」均指能夠繼承家業。  BDE

19‧詞語異同(A)「零丁孤苦」與「孓然一身」均指孤獨(B)「守正不阿」與「束身自愛」均指循規蹈矩(C)「如火如荼」與「煙消雲散」均指消逝之快(D)「虎尾春冰」與「戰戰兢兢」均指戒慎恐懼(E)「戶限為穿」與「門可羅雀」均指冷冷清清。  ABD

20‧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比喻「零丁孤苦」(A)閒雲野鶴(B)螢螢獨立(C)孓然一身(D)身無長物(E)形影相弔。  BCE

21‧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比喻「刻苦為學」(A)懸錐刺股(B)旋乾轉坤(C)斷虀畫粥(D)焚膏繼晷(E)汲汲營營。  ACD

22‧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彼此交情很好」(A)引吭長鳴(B)情同友于(C)情同手足(D)方枘圓鑿(E)莫逆之交。  BCE

23‧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不省所怙」與「幼年喪父」(B)「自許甚高」與「自暴自棄」(C)「視死如歸」與「靦然視息」(D)「兄友弟恭」與「兄弟鬩牆」(E)「形影相依」與「朝夕不離」。  BCD

24‧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萬乘公相」與「布衣小民」(B)「沒精打采」與「神采奕奕」(C)「言不由衷」與「肺腑之言」(D)「拭目以待」與「指日可待」(E)「拾人牙慧」與「拾金不昧」。  ABC

25‧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A)情同手足(B)緋惻無極(C)哀毀無已(D)不恤生死(E)鼎鑊如怡。  ACD

26‧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A)甘俟斧越(B)視死如歸(C)孓然一身(D)螢螢獨立(E)銜哀至誠。  BCD

27‧就下列成語中選出正確無誤者(A)如影隨形(B)懸錐刺鼓(C)顧影自憐(D)宜業其家(E)萬乘公相。  ACDE

28‧詞語異同(A)「賦畀」與「賦予」均指給與(B)「斗斛」與「五斗」均指微薄(C)「蒼蒼」與「頒白」均指灰白(D)「毛血」與「跬步」均指身體(E)「孩提」與「卑首」均指小孩。  ABC

29‧詞語異同(A)「人世」與「穢土」均指世間(B)「怙恃」與「所生」均指父母(C)「季父」與「仲父」均指怕父(D)「自許」與「自負」均指自期甚高(E)「幾何」與「動輒」均指往往。  ABD

30‧詞語異同(A)「險巇」與「蹇塞」均指艱危(B)「揭抑」與「尼阻」均有阻止之意(C)「杌隉」與「早世」均指危險(D)「零丁」與「螢螢」均指孤獨(E)「不特」與「不厭」均指不滿足。  ABD

31‧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對自己的期望很高」(A)自矜(B)自伐(C)自許(D)自負(E)自期。  CDE

32‧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髮蒼蒼」之「蒼蒼」(A)頒白(B)二毛(C)稟氣(D)些許(E)濯濯。  AB

33‧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幾何」與「無奈」(B)「往往」與「幾希」(C)「訛言」與「讕言」(D)「痿蹶」與「抖擻」(E)「黃口」與「鬻子」。  BD

34‧下列那一組詞義相反(A)「孰謂」與「詎知」(B)「不恤」與「不惜」(C)「恭維」與「詆諆」(D)「蹧蹋」與「珍惜」(E)「怙恃」與「子女」。  CDE

35‧柳宗元(A)字子厚(B)宋人(C)自稱五柳先生(D)與韓愈齊名,並稱韓柳(E)其記山水諸作,獨步當世,千載下無出其右者。  ADE

36‧散文,駢文(A)散文盛於唐宋,駢文盛於六朝(B)韓愈主張古文運動,庾信主張駢文運動(C)散文重在樸實無華,駢文貴能對偶工整(D)兩者均屬無韻之文(E)散文又稱古文,駢文又稱四六文。  ACDE

37‧國學常識(A)散文倡文以載道,駢文則多閒逸(B)散文求其樸實無華,駢文講求用典,詞藻華麗(C)散文蘊含教化,駢文對偶工整,音韻和諧(D)陸機、鮑照俱為駢文大家,方苞、歸有光則為散文大家(E)駢文始於漢代,尚書則為散文之祖。  ABCDE

38‧唐代詩人(A)杜甫詩鬱渾,博大凝鍊(B)白居易詩平易近人,老婦皆解(C)王維詩閒雅清淡,富含畫趣(D)李白詩俊逸清新,高妙不羈(E)韓愈詩奇險僻怪,多用難字。  ABCDE

39‧韓愈(A)宋蘇軾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B)自云: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C)排斥佛老,以發揚聖學為己任(D)與十二郎分屬伯姪,情同兄弟(E)唐憲宗時追封為倡黎伯,故世稱韓昌黎。  ABC

40‧駢文(A)六朝最盛行(B)‧南北朝最著名作家有徐陵庾信等(C)四六文即駢文(D)歐陽修提倡古文,駢文從此無人寫作(E)多用典故,注重詞藻。  ABCE

41‧國學常識(A)韓愈提倡散,務斥駢體,為唐初首先提倡古文運動者(B)白居易詩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C)范仲淹文如布帛菽粟,深切日用(D)蘇軾文如行雲流水,為唐宋八大家之首(E)東坡以為陶潛之詩「質而實綺,而實腴」,為田園詩人之宗。  BE

42‧祭十二郎文、祭妹文之比較(A)皆為散體祭文之上品(B)祭妹文,哀祭其妹遇人不淑,婚姻不幸,歷敘其妹,自幼而長,自嫁而歸而死之情景,愈見生離死別之痛(C)祭十二郎文,雖叔姪之分,而情同兄弟,童稚相依,中經離闊,死斷訊息,情愈哀,語愈質(D)後人謂讀祭妹文不哭者,其人必不慈(E)皆為抒情文中之傑作。  ABCE

43‧句法與修辭(A)祭十二郎文以一疑一信製造波瀾,是為文章高潮之處(B)通篇間入自己敘陳,屬呼先法(C)祭文乃祭祀時宣讀以先死者,故古代祭文,多用韻文駢語(D)祭十二郎文為散文式祭文(E)本文以始相依,繼相離,瑣瑣敘出,情真意摯。  ACDE

44‧章法修辭(A)「萬乘之公相」之「萬乘」二字,借指侯王,屬於排比修辭(B)「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彊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句,屬於對比筆法(C)「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句,係以景物烘襯分隔兩地,無法時相聚首的感傷(D)「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句,屬於呼告修辭(E)祭十二郎文、教戰守策通篇均以追敘之法寫成。  BC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