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 練習題

甲‧單一選擇題

1‧「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意謂(A)踏著青草,邁向理想的遠方(B)遠方的人,看到青草想起往事(C)青草綿延不絕,思念纏綿不盡(D)青草長在河邊,思念藏在心中。

2‧「綿綿思遠道。」意謂(A)相思之情綿密不斷(B)憶想往日相處的情形(C)盼能請人捎信帶給遠方思念的人(D)其人漸行漸遠,離愁愈來愈深。

3‧「遠道不可思。」意謂(A)無從想起遠役良人的面貌(B)其人遠去,不再回頭(C)內心憂戚,不知從何想起(D)無從見面,思之無益。

4‧「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意謂(A)居是州,恆惴慄(B)意有所極,夢亦同趣(C)引觴滿酌,頹然就醉(D)覺而起,起而歸。

5‧「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意謂(A)夢中見見,夢醒相離(B)夢中纏綿,醒後踏上征途(C)不計路遙,只求與之相見(D)人在異地,夢回故鄉。

6‧「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意謂(A)路途遙遠,不見歸鄉之路(B)流落他鄉,遷徙不定(C)公事繁忙,過門不入(D)心懸遠道,徹夜難眠。

7‧「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意謂(A)困居異地,無法與家人團聚(B)久別孤苦,無人相慰(C)在上位者只顧享樂,不知民生疾苦(D)遠役在外,不得孝養親人。

8‧「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意謂(A)枯桑無葉也能感到風吹,海水不會結冰也能感到天冷(B)枯桑瞭解風的動向,海水知道天地的變化(C)枯桑沒有生命,仍然受風吹襲,海水不再波動,仍然受寒凍害(D)枯桑知道風速很快,海水知道寒冷已快結束。

9‧「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意謂(A)諂媚成風,廉貞之士不問世事(B)各自爭名逐利,無人肯為道義出力(C)人人醉生夢死,無人願採忠告之言(D)別家歡樂,無人前來相慰。

10‧「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A)遠客餽贈一對鮮魚(B)遠客捎來書信(C)遠客來此,遺失書信(D)遠客前來慰問探候。

11‧「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意謂(A)烹魚待客,態度誠懇(B)寫好書信,託客帶回(C)解開繩索,拿出書信(D)魚腹藏信,遠寄良人。

12‧「上有君餐食,下有長相憶。」意謂(A)保重身體,心相牽繫(B)努力種作,情意堅貞(C)遠寄食物,情感真摯(D)上孝父母,下慈子弟。

13‧「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鯉魚」、「素書」係指(A)書信(B)相思(C)餽贈之物(D)待客之物。

14‧「展轉不可見。」意謂(A)往復行走,遍尋不著(B)路途彎曲,難以再見(C)反覆難以成眠,無法再見其人(D)遷徙流離,難以重返故鄉。

乙‧多重選擇題

1‧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綿綿:細密悠長的樣子(B)尺素:一尺見方的書籍(C) 雙鯉魚:代稱書信(D)展轉:猶言彎曲(E)夙昔:昨夜。

2‧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遠道:遠方(B)長跪:古人席地而坐;為表達恭敬,臀部離開腳後跟而聳起上身(C)書中「竟如何」:內容究竟是什麼(D)上有「加餐食」:孝順父母(E)異縣:異地。

3‧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夙「昔」夢見之,常也(B)忽「覺」在他鄉,知也(C)入門各自「媚」,求也(D)誰肯相為「言」,慰問(E)「遺」我雙鯉魚,贈送。

4‧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A)他鄉異縣:指異地(B)入門自媚:回到家裡,只顧和家人吵架(C)誰肯相言:無人肯來好言相慰(D)枯桑知風:枯桑雖然無葉,也能感 到風吹(E)尺素之書:泛指史冊。

5‧下列成語解釋,何者為正確(A)呼兒烹鯉:叫孩子解開繩索,拿出書信(B)海水知寒:喻無知之物亦有情感(C)心有戚戚:心有同感(D)遠道不可思:不知遠役者走到何處(E)夙昔夢見之:希望能夠夢見他。

6‧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意謂青草不盡,愁思不絕(B)「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意謂人在遠方,不知目前生活如何(C)「長跪讀素書」意謂誠謹閱讀書信(D)「入門各自媚」意謂鑽營求進,追名逐利(E)「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意謂殷勤待客,賓主盡歡。

7‧下列何句含有思念之情(A)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B)入門客自媚,誰肯相為言(C)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D)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E)他鄉各異縣,展轉 不可見。

8‧下列「」中之字,何者兩兩相同(A)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B)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覺」而起,起而歸(C)「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D)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E)「上」有加餐食;「上」恐愧朝廷。

9‧下列「」之字,何者有「以前」之意(A)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B)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C)過湘江,「緣」染溪(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E)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10‧飲馬長城窟行(A)飲馬,讓馬喝水(B)窟,坑洞(C)行,樂府詩體的一種(D) 內容與詩題相合(E)兩句押韻,一韻到底。

11‧飲馬長城窟行(A)本詩選自文心雕龍(B)秦漢時為防備胡人入侵,在沿邊修築長城,屯駐部隊(C)征人於行役時往往尋找小窟,讓馬飲水休息(D)飲馬長城窟行初為婦 人思念征戍者之辭(E)後轉為艱苦生活的寫照。

12‧飲馬長城窟行(A)以第一人稱、婦人口吻鋪敘(B)借青蔥翠綠的河邊之草起興(C)敘對遠方良人的思念,並襯出己之孤獨寂寞(D)末以寄書良人,訴其衷懷作結(E)詩中情感真摯,對婦人心情的描寫也極為細膩深刻。

13‧飲馬長城窟行(A)選自昭明文選,屬於樂府詩(B)詩分前後兩部,前部敘婦思其夫,後部敘婦得其夫之信(C)本詩頗用頂針、比喻、雙關、借代之法構篇(D)屬於周秦 時代的詩歌,作者姓名已不可考(E)「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句,以桑、海為喻,痛責政府不知民間疾苦。

14‧飲馬長城窟行、桃花源記比較(A)前者為寫實,後者為想像(B)前者以第一人稱敘寫己之感受,後者以客觀之筆法敘親歷之境(C)前者屬漢代樂府古辭,後者屬烏托邦之 寓言(D)前者姓名已不可考,後者為晉陶潛所作(E)前者以白描之法鋪寫,後者善以 比興、譬喻之法鋪寫。

15‧樂府(A)本為官署名稱(B)漢高祖時始設(C)經樂府采獲保存之詩歌,稱為樂府詩(D)樂府詩全是民間歌謠(E)不知作者是誰。

16‧樂府詩(A)樂府本官署之名,掌國家祭典樂制(B)後人乃將樂府所採之詩稱為樂府C‧詩多采自民間歌謠,或文士作品(D)多長短句(E)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為歷代樂府詩歌之總集。

17‧樂府詩與古詩(A)二者皆採自民間歌謠(B)樂府多長短句,古詩以五、七言為主(C)樂府可換韻,古詩一韻到底(D)樂府多記事,古詩主言情(E)飲馬長城窟行題目 似樂府,實則為五言古詩。

18‧文選(A)梁昭明太子蕭統編(B)選錄自先秦至齊梁間文學作品(C)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叢書(D)有李善注及五臣注(E)四庫全書總目置於集部別集之首。

19‧飲馬長城窟行(A)樂府詩,屬於漢代的作品(B)以「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起興,並以雙關描寫綿延不絕的青草與情思(C)本詩前部以思婦為主,敘悲;後部以丈夫 書信為主,敘喜(D)「尺素書」、「雙鯉魚」俱以層遞之法代稱書信(E)「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係以頂針之法,敘其孤獨之苦。

20‧章法與修辭(A)飲馬長城窟行以「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對比出孤苦鮮明的意象(B)桃花源記敘寫往遊的情形,是陶潛心中的烏托邦(C)始得西山宴遊記係柳宗元於 永州的作品,為永州八記的首篇(D)項脊軒志記寫母妻的遺跡,分正文與後記兩部分(E)明湖居聽書以具體事物描寫抽象的聲音,頗為出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