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zi.jpg
孔子論學習

孔子是中國古代聖賢,是中國最早也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有許多關於學習的精彩論述。在專門記錄孔子言行,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中,有著許多他關於學習的重要語錄,體現出高超的智慧。
1,學習樂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成白話:"學到知識而能夠時常溫習並付諸實行,不是很可喜嗎?有朋友從遠處來相會,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賞識自己也沒絲毫怨恨,難道不算是君子嗎?"「說」字,古通「悅」,喜歡的意思。「慍」,怨、怒的意思。

2, 學習目的:為了追求"道"和"仁"。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意思是說早晨求得真理,就算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意思說:學問廣博而又專心致志,懇切發問並審慎地思考,仁德也就在這當中了。

3, 學習態度:要虛心好學、到處求師、凡事發問。
(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意思說學習好像追趕甚麼一樣,就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失掉它。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意思說三個人一齊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人家的意見對接受,不對的可以改變一下。
(3)"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孔子的學問夠大的了,但他參加太廟祭典,凡事不懂就問。

4, 學習方法:要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善於思考。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意思是說要聰敏就得好學, 凡事不懂就問人而不覺得丟臉。
(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意思說:只學習而不用心思考,就茫然無知;只思考而不學習,疑惑就不能解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39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